好汉要吃眼前亏
汉朝开国名将韩信是“肯吃眼前亏”的最佳典型,乡里恶少要他爬过他们的胯下,不爬就要揍他,韩信二话不说,爬了。
如果不爬呢?有两种可能,一是韩信不死也丢了半条命,二是韩信惨胜,元气大伤。就因为他选择了吃“眼前亏”,保住有用之躯,才有日后的统领雄兵、叱咤风云。这正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所以,当你在人性的从林中碰到对你不利的环境时,干万别逞血气之勇,也千万别认为士可杀不可辱,宁可吃吃眼前亏。
假如你碰到这样一个状况:你开车和别的车擦撞,对方的车只是小伤,甚至可以说根本不算伤,你不想吃亏,准备和对方理论一番,可是对方车上下来四个彪形大汉,个个横眉竖目,围住你索赔,眼看四周荒僻,也无公用电话,更不可能有人对你伸出援助之手。
请问,你要不要吃“赔钱了事”这个亏呢?你当然可以不吃,如果你能“说”退他们,或是能“打’退他们,而且自己不受伤。如果你不能说又不能打,那么看来也只有“赔钱了事”了。因此,以这假设的故事为例,“赔钱”就是“眼前亏”。你若不吃,换来的可能是一顿拳头或是车子被破坏,可能要吃更大的亏。
有一则寓言讲得好。一天狮子建议9只野狗同它合作猎食。它们打了一整天的猎,共逮了10只羚羊。狮子说:“我们得去找个英明的人来给我们分配这顿美餐。”一只野狗说:“一对一就很公平。”狮子很生气,立即把它打昏在
地。其他野狗都吓坏了,其中一只野狗鼓足勇气对狮子说:“不!不!我的兄弟说错了,如果我们给您9只羚羊,那您和羚羊加起来就是10只,而我们加上一只羚羊也是10只,这样我们就都是10只了。”
狮子满意了,说道:“你是怎么想出这个分配妙法的?”野狗答道:“当您冲向我的兄弟,把它打昏时,我就立刻增长了这个智慧。”
野狗能够分到一只羚羊就是吃“眼前亏”,它若不吃,换来的可能是狮子的利爪。你认为哪个划算?吃眼前亏的目的是以小亏来换取更大的利益,是为了生存和更高远的目标,如果因为不吃“眼前亏”而蒙受巨大的损失或灾难,甚至把命都赔上了,哪有什么未来和理想可言?所以说,好汉要吃眼前亏。眼前亏不吃,可能要吃更大的亏!
东汉时期,有个在朝官吏叫甄宇,对此道也有颇深的研究,甄宇当时任太学博士。有一年临近除夕,皇上赐给群臣每人一只外番进贡的活羊。
具体分配时,负责人犯了愁,因为这批羊有大有小,胖瘦不匀,难以分发。大臣们纷纷出谋划策,有人主张把羊统统杀掉,肥瘦搭配,人均一份;有人主张抓阄分羊,好歹全凭运气……朝堂上像开了锅,七嘴八舌争论不休。
这时,甄宇说话了:“分只羊有那么费劲吗?我看大伙随便牵走一只羊算了。”说完他率先牵走了最瘦的一只羊,萧萧酒酒地回家过年去了。
见甄宇如此,众大臣停止了争论,纷纷效仿,羊只很快就分发完毕,众人皆大欢喜。此事传到光武帝耳中,甄宇就得了“瘦羊博士”之美誉。不久,在群臣的推举下,他又被朝廷提拔为太学博士院院长。
甄宇吃了眼前的小亏牵走了小羊,却得到了被皇上器重的大福,前后的得与失可谓相差千里。所以说故意吃亏不是亏,而是有着深谋远虑的精明之举。
在无商不奸的商道中,大概没有人能信服“好汉要吃眼前亏”这个道理。商道的核心是利润,吃亏与之格格不入。然而,许多大商人却因吃“眼前亏”而发迹。
二战时期,联合国还在酝酿筹划之中。当时,这个全球至高无上、最有权威的世界性的组织,竟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刚刚成立的联合国机构还身无分文,让世界各国筹资吧,负面影响太大。联合国为此一筹莫展。
听到这个消息后,美国著名财团洛克菲勒家族经过商议,便马上果断出资870万美元,在纽约买下一块地皮,无条件地赠与了当时的联合国。同时,洛克菲勒家族将毗连这块地皮的大面积地皮也全部买下。
对于洛克菲勒家族的这一出人意料之举,当时许多美国大财团都吃惊不已。许多财团和地产商甚至嘲笑说:“这简直是愚蠢之极!这样经营不到10年,著名的洛克菲勒财团便会沦为贫民集团!”但出人意料的是,联合国刚刚建
成完工,毗邻的地价便立刻飙升起来,相当于捐献款的数十倍、上百倍的巨额财富源源不断地涌进了洛克菲勒家族财团,这种结果令嘲笑和讥讽的人们目瞪口呆。
洛克菲勒家族当初的亏吃得也确实有点大,但谁知道这却是一种大风度、大智慧、大胆识。捐献的结果让自己大获其利,真可谓名利双丰收。
由此,我们不难想到,吃点眼前亏并不是坏事。事事怕吃亏,处处怕吃亏,斤斤计较、算盘顶着脑门算的人,也成就不了什么大事业。
因此,在面临无法逾越的困难或者极大的危险时,永远不要被眼下的一点磕磕绊绊迷惑了双眼。越是激愤难平的时刻越要提醒自己:这个“眼前亏”要吃。
眼前得失等云烟,身后是非悬日月。——陈恭尹
放下身段,路越走越宽,身段只会把你绑起来。——民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