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好文分享-正文

关于能力提升的20条常识

关于能力提升的20条常识 - 第1张

纠结要不要单独用一章,写些关于商业、个人成长的基本常识。

不写吧,我觉得挺重要的,见过太多因为没常识、做无用功的案例了。

写吧,书里放不下。

倒不如挑些出来,先放在自媒体平台上。

如果数据差,那就不用放书里了。

如果数据好,那也不必放书里了。

01、技能、能力、值钱的能力,是3个不同的概念

拿刀切食材,是技能。

能通过培训、自己反复练习,越做越好。

把食材切好、把火候用好、把调味弄得刚刚好,多个技能组合在一起,有分寸的使用,做成事情,是能力。

多数情况下,新能力的养成极为缓慢,最少要3个月

能力没法通过简单的培训获得,需要实干、还有好老师的正确指导

有了做菜的能力,还看放在什么地方施展。

能做正宗川菜的人,到日料店去做主厨,做的菜卖不出去,能力、需求匹配决定有没有钱可赚

同样是炒鸡蛋,在小餐馆卖、在米其林餐厅卖,价格是不同的,平台决定能力换钱效率

02、多数情况下,不存在速成的新能力

如果有人上了一门课,短时间内突飞猛进,通常并不是他新获得了能力,而是

发掘出过去没重视的旧能力,让旧能力有了新用处

做的事和天赋相匹配

03、能力训练营的设计初衷,是培优,不是补差

常见的套路是,用高价格+严格的问卷,筛出已有成就积累的学员,重点培养。

让成绩不错的学生进化成学霸,而不是让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到达及格线。

效率和公平,从来不能兼得。

04、好老师稀缺,遇上要珍惜。

好老师能发现学生的特质、被压抑的天赋、适合的学习风格。

引导学生把旧能力最大化利用,把新学的能力和天赋结合,避开无效努力和无意义的失败。

05、好心的老师,不一定是好老师。

就像好心的父母,不一定能教好孩子。

教育服务和其他商品最大的不同,就是需要克制。

什么都教,什么都包办,只会破坏人与生俱来的自我学习能力,养出思维的巨婴。

06、优点和缺点,是同一个特点的两个面。

人食五谷,各有不同,称为特点。

同一个特点,放在不同环境下,就变成了优点和缺点。

找不到自己的优点,不如先想想,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07、最强力的两个识人问题,能用来面试候选人、辨别好老师。

你觉得自己有什么缺点?

你怎么看待自己的缺点?

几种可能的回答方向:

回避:0分,至少不是个坦诚的人,能否信赖值得怀疑

知道:60分,至少意识到缺陷,不容易犯大错

掌握:100分,不但能大方说出自己的缺点,还能反推出对应的特点,说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变成优点,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犯错需要避开

08、能自我辅导的人,辅导别人的能力不会差。

因为最难辅导的客户,就是自己。

09、找到合适的对标,模仿学习,必不可少。

找到适合的对标,有两个作用:

给一个强有力的心理暗示,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做到

先模仿,先以成为低配版的“XXX专家”为目标模仿别人,再发展出自己的风格,进步速度会快很多

10、如何辨别 真-领域专家 VS 跳大神的江湖骗子?

飙大词很容易。找本专业书、扒一下国外的网站和课程,洗稿就可以。

能说能写,不一定是真-领域专家。

说人话,最难。

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版本的人话,更难。

只有长期深耕在一个领域的人,才可能具备这样的表达能力。

能把1个老生常谈的简单道理,用100种花样给人讲透、讲懂、讲上身,而且一个专业术语也不用,才是真神仙。

11、一直在交学费,一直没赚回来的学生,通常特征是:

挑老师的眼光不行,选错模仿对标

偏食,只从一个老师身上学

只学表面的套路,没学到怎么让套路不断进化的套路

12、从没说错过话,从没犯过错的人,往往更不可信。

说得多,才可能说错话。

干得多,才可能办错事。

不表达、不实干的人,连犯错的资格都没有。

13、积累经验,和你处在哪个位置,没有关系。

没产品经理工作经验,不等于没产品设计经验。

没品牌经理工作经验,不等于没产品营销经验。

没活动运营工作经验,不等于没操盘活动经验。

没工作过,不等于没机会积累工作经验。

至少,在智能手机、电脑、网络普及的今天,机会数量远大于限制。

14、越是好人,越需要学习霹雳手段。

段位一为防身。

知道恶人可能怎么伤害自己,才能聪明避开。

段位二为求生。

恶人无底线,且能说会道,更容易蛊惑人心。

学会精明的表达和做事,才能从恶人手中夺得人心。

段位三为借力。

以彼之道还之彼身,甚至把恶人的加害,变成自己的机会。

15、趁年轻,学习投资。

不是为了暴富,本金决定了回报上限。

是为了学习投资人的思维。

在资本的世界里,能活下来的投资人,都有着极度现实、甚至冰冷的逻辑思维。

不光要听投资人说了什么,还要看做了什么,想想为什么这么做。

这是稀缺的理性思维能力。

16、高手在民间。

隐藏的两句潜台词是:

视野狭窄的人看不到真正的高手。很多高手都是实战派,没空在公众号爆文里蹦跶。

段位太低的人遇不到真正的高手。高手和高手会结盟,活跃在封闭的小圈子里。

17、“努力”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高尚。

人人都有的东西,并没有实用价值,顶多只有情感价值。

喊得越多,价值越低,类似通货膨胀。

比起“努力”,“科学的努力”更有价值。

比起“懂得”,“做到”更珍贵。

18、人是矛盾的、发展变化的,前后言行不一很正常。

即便是老师、学习对标,也是人,不是神仙。

他们也有思维漏洞,有局限性。

向别人学习,并不是因为对方完美无缺,而是有值得学的地方。

19、好的咨询从来不直接给答案,而是引导你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烂的问题,只能得到烂的答案。

好的问题,本身就包含着最好的答案。

20、90%问题的答案,只要问得对,搜索引擎就能解决,但是...

人之所以成长受阻,通常不是因为不懂道理,而是知道道理、不去执行。

机器没有感情,只要输入算法,就可以不打折扣的执行。

人不行,人有感性和情绪。

把感性和情绪变成动力,而不是阻碍,是成长路上最大的挑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