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王位,郑庄公沉稳灭弟
故事
郑武公有两个儿子。他的夫人武姜讨厌大儿子,却对小儿子极尽偏爱,经常请求武公改立少子为继承人,不过武公没有答应。
武公死后,长子继位为庄公。在母亲的要求下,庄公把东方一个地位险要的大城封给了弟弟。武姜一心想让小儿子共叔段做郑国国君,两人便相约要里应外合,起兵推翻庄公。在母亲的授意下,共叔段开始积极地巩固军备。招兵买马,聚众贮粮,只待一举攻入都城,杀掉庄工,自立为王。
共叔段扩张势力的消息传回国都,臣下都劝庄公应预先防范。郑庄公为人城府极深,早知其弟心怀不轨,但考虑到弟弟还没有叛逆的具体行动,若自己先动手,反倒成残害手足,落人话柄,于是庄工制止了臣下的发言,说:
“所谓‘多行不义必子比’,如果他真干了坏事,将来只有自取灭亡——不信的话,你们等着看吧。”
过了一阵子,有人禀报共叔段命令四周的边邑,臣属在他的势力下。庄公知道后点了点头,自有算计,装作不在意的样子。看到庄公闷不吭声,共叔段还以为他无能,就干脆占领了哪些边邑。这时大臣又纷纷进言,一致建议出兵征讨。庄工认为时机还不成熟,故意沉下脸来,斥责大臣们说:
“少了几座城池算什么,我不愿违反母亲的心意,也不能伤害兄弟的情分啊!”
不久之后,共叔段城固粮足,兵甲充善,计划偷袭郑国都城,并串通好母亲武姜,由她打开城门作为内应。庄工表面上若无其事,其实暗中早已布局妥当,作了周全的准备。在探知他们即将发动叛乱的消息后,终于告诉臣下说:
“这才可以动手了。”便调集大军,前往攻伐。
共叔段没料到庄公先发制人,因此还没举兵就失败了:仓皇逃往共城。共城是共叔段自己的属地,但城小兵微,耐不住庄公大军压境,没多久便告失陷。共叔段见大势已去,再无后路,便拔剑自杀了。
解读
宫廷里的权力争斗是不在人伦的约束范围之内的,因此时有手足、亲子之残。每当权力移转,总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没有两套功夫,很有可能性命不保。
郑庄公面对弟弟共叔段的夺位企图看似不动声色,实际上是在寻找及建立战场的制高点。换句活说,他必须在两件事上面掌握优势:
一、在舆论上取得优势。身为一国之君,掌有强大的军队,要消灭,心怀不轨的弟弟简直易如反掌。但因为天下人不知他弟弟的意图,因此若主动攻击,会落人话柄,说他不能容他弟弟,这对他的统治权威是有影响的。因此他让弟弟由偷偷摸摸而明目张胆地做叛乱准备,主要是为收集证据,取得舆论的优势,建立他日攻打弟弟时的正当性。
二、在战术上取得优势。郑庄公以鸭子划水的若无其事制造他弟弟对他的错误判断,认为他无能,因而起了骄慢之心并降低警觉性——这两者都是兵家大忌!而一切也在庄公掌握之中,因此不费吹灰之力便解决了他弟弟的叛乱企图。
如果郑庄公不这么做而早早先下手为强。事情会变得怎样呢?而如果他没有准备,让他弟弟攻入都城,事情又会如何发展呢?
思维
▶如果你有兄弟和你起了利益之争,你要如何处理?
▶如果你是共叔段,你要如何达成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