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
春节本该是合家欢乐,喜庆祥和的,可惜,被这场不期而遇的疫情,给冲击的七零八落,还真应了那句话,“生活从来不会给你任何准备的机会”。
问题来了,避无可避的你,只能昂着脑袋直接上,所谓的成长,其实也就是一“砖头”的事儿。
“痛则通,不痛则不通”,挺住的站着,挺不住的倒下。
知道疼了,比听过任何散装道理,任何贴牌经验都有效率的多。
就好比这次疫情,我想很多人都被这块儿“砖头”砸的不轻,尤其超前消费、一身贷款、手停口停、还有一屁股债的那些人。
我想面对这被不断续费的超长假期,他们没有一个人的心里是轻松的。
原来可以赚钱,还债不怕,只要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就行,但因为这次疫情,被强行急刹车的隔离封锁了起来。
对于大多数上班族和中小个体户而言,封锁在家没办法赚钱,也就没有了主要的进项,只有大河决堤似的房贷、房租、各种还贷等各项开销。
哪怕只有这短短不到1个的月的时间,互联网上却早已是一片哀嚎。
这里面,也包含行业里的那些“龙头”企业。
也许有人要说了,人家都做到行业“龙头”了,体量和规模都那么大了,区区一两个月都打趴下了,这还叫什么ta喵的“龙头”企业了?
这其实也很正常,别看只有短短一两个月的时间,但营收流水的断档是很严重的。
因为银行的止损机制,一看你流水不行了,就会毫不吝啬的给趴在地上的你补上一脚,直接给你抽贷。
而只要你的现金流熄火了,估计再大的企业都难。
这是大企业层面的,那对于那些中小企业,和上班族了?
大家认真观察下就不难发现,大多数人对钱的焦虑不安,除了小部分的房租之外,其实大多数都来源于一点,那就是---贷款。
而抛开做生意,资金链周转等等的需求之外,大多数人的贷款需求,往往都是因为超前消费。
这方面,就不得不佩服做生意的卖家了,正所谓“买家永远没有卖家精”。
一堆营销组合套路,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双11等等的节日包装就不说了,最牛X的是各种营销宣传中,那极度迎合你心态,各种花式包装、各种鼓吹精致轻奢的及时享乐消费观。
这里面,我个人感觉最毒的一句,莫过于---“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
让本来还在消费犹豫的你,一下子就给装进去了,花呗不够、白条来凑,信用卡不足、各种网贷来补。
加上各种精致轻奢的消费思想侵蚀,很容易陷入一发不可收拾的境遇。
这话毒在哪儿?
它偷换了一个概念,好像有了花钱的欲望,才有了赚钱的动力,好像只要花钱多了,就能开阔眼界,提升格局。
这话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有两个更为致命的潜在诱导误区:
1,鄙夷普通人的抠抠搜搜,向往所谓“成功人士”的潇洒豪爽。
但当个“成功人士”就难多了,对比下,好像学习下“成功人士”、模仿下“成功人士”的潇洒豪爽,就容易多啦。
2,鄙夷普通人的胆小谨慎,向往所谓“成功人士“有足够胆量和魄力去追逐自己喜欢的东西。
不会像普通人一样,被一些繁杂琐碎给绊住双脚,不会只纠缠于眼前的苟且,更关注远方的诗和田野。
但当个“成功人士”就难多了,对比下,好像学习下“成功人士”的胆量魄力,就容易多啦。
可惜的是,以偏概全的虚荣落差,其实不过是打肿脸充胖子,和轻狂无知的莽撞冲动。
类似的毒鸡汤论调,时至今日,依然热腾喧嚣。
本来实质上只是给控制不住消费的人,找了个自我安慰的借口,但是非要自我催眠成可以让人成长前进的动力。
大道理谁都懂,但事到临头,人总会自己说服自己去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加上互联网各类资讯平台,投其所好的算法迎合,错的只会狭隘偏激的越来越错。
乃至最后自己为这个错误付出惨烈代价。
老话说,“小富靠俭,大富靠天”,人人都奢望有个“大富靠天”的机运,从而一步登天。
但却漠视这“小富靠俭”的踏实。
因为经过多年消费主义和投机冒险的渲染,很多人本能的觉得“小富靠俭”的存钱、储蓄没用。
但事实上无论你做什么事儿,都是需要原始积累的,都是需要一个基本的门槛的。
举个很现实的例子,大家可以去市面上看看,任何一个涉及“金融”字眼的赚钱项目,门槛起码都是50万块人民币。
可以笼统的说,你没攒够50万块人民币之前,扯什么“大富靠天”都是痴人说梦,指望任何“空手套白狼”的奇迹,都是不切实际的妄想。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空手套白狼”的奇迹。
抛开各种规则漏洞不说,如果有这种所谓的“奇迹”,那么不是别人骗你,就是你骗别人。
前者为你默哀,后者劝你善良。
至于为什么不说“规则漏洞”了?
因为这是少数圈层信息垄断的私有福利,寄希望于一个普通人简简单单、或者近乎廉价的代价都能得到,那这跟白日做梦没什么区别。
而现实更残酷的是,骗子往往也最喜欢利用这种不切实际的“白日做梦”,来对你进行诈骗犯罪。
因为你“饿到短视”的贪婪,就是骗子们最好的陷阱饵料。
雪中送炭不常见,雪上加霜倒是常有,这也是大多数人越来越穷,境遇越来越糟糕的原因之一。
这么想想,这次惨痛的疫情也是一件好事,别的不敢说,起码可以让很多人有这个机会醒醒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