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目标感的努力,都是在假勤奋
为什么有些人成长得很快,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还有些人却始终停留在原地呢?
我相信这是一个很多人都想搞清楚、弄明白的问题,而造成这种巨大差异的原因肯定不是单一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个比较普遍且关键的因素。
当我们去超市采购时,如果知道具体要买哪些东西,有份购物清单,那么整个采购流程就会比较高效,既避免了时间的白白浪费,也不会出现激情消费,乱买东西的情况,反之亦然。
举这个例子,我主要想说的是:做事有没有目标以及目标感,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而这便是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被拉开的原因。
没有目标感的三大表现
做事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以及强烈的目标感,往往会有三种比较常见的表现和结果。
第一种表现就是瞎忙活,效率低下,虽然看上去挺努力的,但却没什么实际的产出和作为。
打一个比较荒诞的比方:
你明明肚子不太舒服去就医,可医生偏偏要给你治脚,开了不少治疗脚气的方子。
试了一周后发现情况没有缓解,接着又给你开了些治疗头痛的药,结果发现还是不行。于是又给你开了治疗胃痛的药,让你回家再吃看看。
这就是非常典型的瞎忙活,尽管也折腾得不轻,但毫无效果,甚至会导致病情贻误的严重后果。
找不到肚子不舒服的真正病因,治疗也就没有了具体的方向和目标,那么就很容易出现盲目折腾,眉毛胡子一把抓,乱忙活一气的情况。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就和这位给人瞧病的庸医一样,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要做什么,要怎么做,以至于忙忙碌碌,却又碌碌无为。
第二种表现就是做事拖延,态度散漫,行动力不足。
如我在文章开头所举的去超市采购的例子,当我们知道自己要去买什么物品的时候,整个流程就会非常迅速。
换个角度看,如果我们没有必须要去购买的物品,那么去超市采购这件事就可能会被无限拖延下去。
同样的道理,很多人之所以做事习惯性拖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没有紧迫感,以至于做不做都无所谓,执行力很差。
而执行力的强弱将决定着事情的成败,很多时候光有计划和想法是一点实际用处都没有的,最重要的还是去行动起来。
第三种表现就是容易迷茫,心生抱怨。
当我们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赶路时,手机里下载个导航软件,跟着导航的提示走,心里就会很踏实。
反之,如果没有导航提示,两眼一抹黑向前走,心里就会非常不踏实,不仅会迷失方向,走错路,人也会跟着迷茫起来,不知道往哪里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心里肯定会有不少的怨言。
人生之路的前行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线路规划,那么走起来就会倍感迷茫,彷徨失措,怨言满腹。
说到底,很多人之所以事业不顺,难有成长,生活不幸,整个人生如一潭死水般毫无生机,最本质的问题就是出在没有目标或是缺乏目标感。
对此,每个人可以扪心自问,自己是属于哪种情况。
提升目标感的三大途径
那么,如何才能提升目标感呢?
我认为有三大途径。
1. 通过阅读、交流、学习,提升认知水平
目标有大小、虚实之分。很多时候,我们只盯着大目标是没有用的,真正想要将事情做好,就要确定明确的、实实在在的小目标。
以那个庸医看病的例子来讲,这个医生虽然也有大目标,那就是将病人的病医治好,但由于水平有限,找不到真正的病因,也就是没有明确的医治目标,所以只好胡乱尝试。
也正因如此,我认为提升目标感的第一个建议,便是通过阅读、交流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当你对很多问题有深入的了解以后,往往就能确立好目标,就像那些医术高明的医生,一下子就能找到病因,然后对症下药,那么自然就会药到病除了。
2. 学会分解目标,化整为零
刚才已经讲过,大目标往往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就比如我们都知道要努力挣钱,这可以说是一个大目标,但光有这个大目标没什么用,还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而要想真正怎么去实现这个大目标,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分解目标,将大目标进行一块块地分解成无数个小目标,化整为零。这样不仅让当下有了实质性的操作方向,也更容易让人看到希望。
比如说,这个月要完成什么目标,今年要完成什么目标,三年内要完成怎样的目标。
带着这样的目标去努力,往往才会真正高效。
3. 内外刺激,强化目标感
目标和目标感是有区别的,目标感是一种感受和氛围,是完成这个目标的行动力和节奏感。
换句话说,目标感越强的人,做事就不会懈怠,越是有战斗力,最后自然也就越容易完成目标。
而目标感的强化通常离不开两点,也就是内外刺激。内是内心,比如看了某句很有触动的话,外是压力,比如目标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压力。
在奋斗的路上,时不时来点刺激,调动战斗力,这是有必要的。
总而言之,没有目标感的努力,往往都是在假勤奋。
如果你觉得自己总是忙而无获,那么请你静下心来思考思考: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应该如何完成这个目标?
各位可以在文章下方的「写留言」处畅所欲言,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