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地区差价发财
某市水泥厂工人徐成,看到厂里效益不佳,工资时常难以下发,便想另谋他职,然而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有一次,他到广州市的亲戚家度假,亲戚陪他去逛街。这里商店遍布,百货琳琅满目。不知不觉地,他们走到一家卖服装的个体小摊前面,挑选起衣服来。
他发现,这里的衣服十分便宜。他拿在手中的西装短裤,竟然只要15元,简直令人吃惊,像这种短裤,在大城市的小摊上能卖到四五十元。
当徐成向其亲戚询问时,亲戚对他说:“这还不够便宜,如果到那些乡镇企业去批发,至少还能再便宜5块钱。”
亲戚的话将徐成说动了心,若将这些服装运往大城市去销售,赚钱不就容易多了吗?于是,他向亲戚借了一笔钱,买了几箱时尚的服装,立即返回本地。
回家后,徐成将衣服托付给一位服装店的朋友, 请他按照低于市场的价格销售。结果,十多天便销售一空。 从此,徐成正式做起了服装买卖。几年以后,他已经脱贫致富,成为富人了。
利用地区差价赚钱讲究一个“准”字,即准确地掌握各地的市场行情与价格,然后巧妙抓住商机,马上行动,否则商机会很快消失。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白手起家者中广为流传。
河南农民黄某,有一年到天津打工。一次,他与几个老乡上街,途经一个市场,口渴难耐, 想买些水果吃,可那些水果昂贵的价格,令他们这些民工望面却步了。
忽然,他看到一堆苹果,那是他家乡的苹果。他知道那苹果在家乡挺便宜,只有8角钱斤。于是他决定买一斤解解渴,一问价格, 结果令他大吃惊:4元一斤!“这么贵呀,你们赚得太狠了!”同行的一位老乡言道。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黄某想,这苹果一来一往价格相差这么大, 多有赚头啊!于是他立即返回家乡,凭着老乡关系,赊了3吨苹果,搭了一辆车送到天津。他来到一家大市场,将苹果以1元8角的价格批发给小贩们,这鲜红的苹果顿时被抢购一空。就这样,一个月内他往返天津与河南五六次。
黄某这样做了半年,逐渐熟悉了路子,他不仅经营苹果,还开始经营河南的其他土特产,生意一步步做大,一步步兴旺起来。
黄某成功经商的例子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商品流通领域很广阔,市场需求很大。经营者如能掌握不同商品的需求信息,学会“异地经营”,则会获得很大成功。
赚钱有学问
利用地区差价做生意,是白手创业者最佳的赚钱方法。这个方法的精髓是信息灵通,准确确定两地价差。同时要注意,有的东西,此时此地价高,时过境迁,也许会一落千丈。多看勤跑,才能变“差价”为财富,财富将会越聚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