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等待时机
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少成功地运用”韬晦”待机之计克敌制胜的例子。韬光养晦是一种暂时性的策略,在敌强我弱,于我不利的情况下,运用韬光养晦之计最为适宜。
刘备投靠曹操之后仍有一番雄心壮志。但是刘备为防备曹操谋害,就在住处后院种起菜米,并亲自浇理,以为韬晦之计。关羽、张飞对此不解,问到:“兄长你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为什么呢?”刘备说:“这不是二位兄弟所知道的。”二人也就不在多言。
有一天,曹操派人请他去赴宴,刘备不知曹操用意心,里忐忑不安。酒到半酣,忽然阴云密布,骤雨将至。曹操突然问道:玄德久历四方,一定非常了解当世的英雄,请说说看。”刘备历数了袁术、袁绍、刘表、孙坚、刘璋、张鲁、张绣等人。不料,曹操鼓掌大笑道:“这些碌碌无为之辈,何足挂齿!”刘备说:“除了这些之外,我实在不知道了。”曹操说:“凡是英雄,都是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气。”刘备说:“那谁能担当此任呢?”曹操先用手指指刘备,又指指自己,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您和我曹操了。”刘备闻听此言,大吃一惊,手中所持的筷子不觉掉到地上。正巧这时外面雷声大作,刘备便从容侧下身去拾起筷子,说:“一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笑者说:“大丈夫也怕雷震吗?"刘备说:“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怎能不怕呢?”这样,把自己闻言失态便掩饰了过去,曹操也就不再怀疑对备胸有大志了。
刘备在此处所运用的是一种有所作为的“ 稻光养晦”,是一种特殊情形下的应变之术。在这种情况下,可能要遭到巨大的人格精神的侮辱,但如果有雄心壮志,就不能斤斤计较,目光短浅,而应该着眼未来,不做无谓的牺牲。不逞一时之勇而毁掉自己的美好未来。
在人生之路上,在商场如战场的当今社会,巧用“韬晦"之计,便可绝处逢生,从而实现远大的目标。
麦克唐纳快餐馆的董事长克罗克没读完中学就出来做工,以维持生存。后来,他在一家工厂当上了推销员,生活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他在推销产品过程中结交了许多朋友,积累了大量有关经营管理方面的宝贵经验。后来,他决定创办自己的公司。
通过市场调查,克罗克发现当时美国的餐饮业已远远不能满足已变化了的时代要求,亟需改革,以适应亿万美国人的快餐需求。但是,克罗克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对于一贫如洗的克罗克来说,自己开办餐馆根本就不可能。最后,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在做推销员工作时,曾认识了开餐馆的麦克唐纳兄弟,自己可以到他们的餐馆中学习经验,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克罗克找到麦氏兄弟,讲述自己目前的窘境,恳请麦氏兄弟帮忙,最后博得了对方的同情答应他留在餐馆做工。
克罗克深知这两位老板的心理特点,为了尽早实现自己的目标,他又主动提出在当店员期间兼做原来的推销工作,并把推销收人的5%让利给老板。
为了取得老板的信任,克罗克工作异常勤奋,起早贪黑,任劳任怨。他曾多次建议麦氏兄弟改善营业环境,以吸引更多的顾客;并提出配制份饭、轻便包装、送饭上门等一系列经营方法,扩大业务范围,增加服务种类,获取更多的营业收人;还建议在店堂里安装音响设备,使顾客更加舒适地用餐;他还大力改善食品卫生,狠抓饮食质量,以维护服务信誉;认真挑选店堂服务员,尽量雇佣动作敏捷、服务周到的年轻姑娘当前方服务员;而那些牙齿不整洁、相貌平常的人则安排到后方工作,做到人尽其才,确保服务质量,更好地招待顾客。克罗克为店里招徕了不少顾客,老板对他更是言听计从。餐馆名义上仍是麦氏兄弟的,但实际上餐馆的经营管理、决策权完全掌握在克罗克的手中。
不知不觉克罗克已在店里干了6个年头。时机终于成熟了,他通过各种途径筹集到了一大笔贷款,然后跟麦氏兄弟摊牌,最终克罗克以270万美元的现金买下麦氏餐馆,由他独自经营。克罗克入驻快餐馆后,经营、管理更加出色,很快就以崭新的面貌享誉全美,经过20多年的苦心经营,总资产已达42亿美元成为国际十大知名餐馆之一。
在当代职场里;太急于显露自己的才能和实力,盼望尽快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刮目相看,表现得急于求成是很不可取的。这样做不仅会给人自高自大的印象、更主要的是会使你过早地成为人们的竞争对手,倘若你没有厚积薄发的底牌,一旦成为强弩之末,那只有被人嘴之以鼻,驱逐下场。所以,别太拿自己当回事,还是韬光养晦比较好。
做人不做出头人,韬光养晦是本真。——民谚
人类所有的力量,只是耐心加上时间的混合,所谓强者,是工既有意志,又能等待时机。——巴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