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抱怨
如果你去问今天的学生(从高中生直至博士),工作好不好找,相当一部分人会说不好找;如果你去问今天的企业经理们,人才是不是很易得,同样也会有相当一部分人说找个合适的人才并不易。其中的原因,绝不是“信息不对称”所能解释的。
一些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心高气傲,做起事来,心浮气躁,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了。我们常常听见他们抱怨自己的工作过于琐碎:
“我的工作真是无聊透顶!”
“每天面对重复的工作,我简直要疯了!”
“工作做完就行了,哪还管得了那么多!”
抱怨工作乏味;抱怨公司的老板;抱怨工作时间过长;抱怨公司管理制度过严……
如果一个人经常抱怨自己的命运,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他人,这样的人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他只能勉强算是一个上帝希望他成为的人的代用品。我们要随时随地地抵制抱怨,拒绝情绪大敌,就像保护我们的家不遭受盗窃一样。
当你对工作感到厌倦而提不起精神时,当你对公司的制度产生质疑时,与其抱怨,不如直面现实,正视自己的工作,或者以一种对公司负责的精神挑战公司的不合理制度,或者另寻高就,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公司,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
世界第一CEO韦尔奇曾说:“与其抱怨,不如负责来做。所谓负责,更多的是一种工作态度,一种被社会现实打磨出来的直面现实的积极心态。”
1961年,韦尔奇已经作为一名出色的工程师在GE工作了一年了,他的年薪是10 500美元。这时候,韦尔奇的顶头上司伯特·科普兰给他涨了1000美元,韦奇觉得还不错,他以为这是公司对有贡献的人的奖赏,他看到了自身的价值。但他很快发现他的办公室中的4个人的薪水居然完全一样!韦尔奇十分吃惊。
他有无数的理由认为,他应该比其他人挣得多。韦尔奇找到了伯特·科普兰,得到的解释是这是公司预先确定好的标准的工资浮动。韦尔奇简直不敢相信,他认为公司在员工的薪水问题上应该区别对待,公司这种做法是一种官僚作风。
韦尔奇一天比一天萎靡不振,终日牢骚满腹,无心工作。
一天,科普兰的上司、时任GE新化学开发部年轻的主管鲁本·加托夫将韦尔奇叫到自己的办公室,他解释了自己也对GE的官僚作风不满,也解释了公司高层正着手解决这个问题。而后,他语重心长地对韦尔奇说:“你来GE虽然只有一年时间,但我很欣赏你的才华与工作热情。韦尔奇,以后的路还长着呢,对你个人而言,整日抱怨,无心工作,只会浪费了GE这个大舞台,难道你不希望有一天能站到这个大舞台的中央吗?”
这次谈话被韦尔奇称为是改变命运的一次谈话,后来当上GE执行总裁后的韦尔奇也一直尊称加托夫为恩师。
韦尔奇此时想要做的就是停止抱怨,争取尽快“脱颖而出”。
一直负责韦尔奇所在的实验项目的聚合物产品生产经理鲍勃·芬霍尔特因成绩突出被提升到总部担任战略策划负责人,这样经理的职位就空缺了下来。
我为什么不试试呢?韦尔奇想。韦尔奇不想看着这个机会从自己眼前溜走,这个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
这时的韦尔奇已经不再去评估:在这个有些官僚作风的公司,自己要承担更重的责任,是否能获得相应的报酬。
和加托夫以及其他人吃完晚餐后,韦尔奇跟着加托夫来到停车场,他跳上了加托夫的大众敞篷车前座。
“为什么不让我试试鲍勃的位置?”韦尔奇开门见山地说。
“你是在开玩笑吗?”加托夫问道,”杰克,你根本不熟悉市场。而这一点对于这种新产品却是至关重要的。”
韦尔奇不肯接受否定的回答。现在轮到他游说加托夫了,他谈到了自己的资历,看市场的眼光,对人和工作的态度。在又黑又冷的夜晚,韦尔奇在加托夫的车上坐了一个多小时,试图说服他。
加托夫当晚并没有答复韦尔奇,但当他把车开出停车场的时候,他似乎明白了韦尔奇是多么需要这份工作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他对站在街边的韦尔奇大声说道:“你是我认识的下属中,第一个向我要职位的人,我会记住你的。”
在接下来的7天时间里,韦尔奇不断给加托夫打电话,列出一些他适合这个职位的其他原因。一个星期后,加托夫打来电话,告诉他,他已被提升为塑料部门主管聚合物产品生产的经理。
1968年6月初,也就是韦尔奇进入GE的第八年,他被提升为主管2600万美元的塑料业务部的总经理。当时他年仅33岁,是这家大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经理。
1972年1月,37 岁的韦尔奇又荣升为GE集团副董事长,负责4亿美元的业务。
1973年的7月,韦尔奇因业绩出色被提升为GE集团的部门执行官。
1981年4月1日,杰克·韦尔奇终于凭借自己的实力与自信,稳稳地站到了董事长兼最高执行官的位置上,站到了GE这个大舞台的中央。
成功者都有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但是这种精神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人的一生难免碰到挫折、逆境,事情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你在逆境中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
不要用谴责的眼光而应用同情或者是负责任的眼光去看待同事、老板甚至是公司的缺点。问题不在于别人没有于什么或者别人应该干什么,问题在于你自己选择对情况作出什么样的反应,你应该干些什么。
年轻人工作时,眼睛不妨向高处望,但手却要从低处做起。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发牢骚、抱怨等没有意义的事情上,要做,就全心全意地去做;要是不想做,就早日另谋高就。如果你只是个小技术员,你可以花上几年的时间,把你手中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这样胜任愉快的工作,不比一天到晚混时间、发牢骚好得多吗?
在有些时候,抱怨的确能够赢得一些善良人的宽慰之词,使自己的内心压力暂时得到缓解。同时,口头的抱怨就其本身而言,不会给公司和个人带来直接经济损失。但是,持续的抱怨会使人的思想摇摆不定,进而在工作上敷衍了事。抱怨使人思想肤浅,心胸狭窄。一个将自己的头脑装满了抱怨的人是无法想象未来的。抱怨只会使他们与公司的理念格格不入,更使自己的发展道路越走越窄,最后一事无成,只好被迫离开。
看看我们周围那些只知抱怨而不认真工作的人吧,他们从不懂得珍惜自己的工作机会。他们不懂得,丰厚的物质报酬是建立在认真工作的基础上的;他们更不懂得,即使薪水微薄,也可以充分利用工作的机会来提高自己的技能。他们在日复一目的抱怨中,徒随岁长,而技能没有丝毫长进。最可悲的是,抱怨者始终没有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严酷的现实: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工作机会来之不易。不珍惜工作机会,不努力工作而只知抱怨的人,总是排在被解雇者名单的最前面,不管他们的学历有多高,他们的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基本的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