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人都懂的七大赚钱规律,终生受用!
赚钱这件事对每个人难度不一,但是千篇一律的是:能赚钱的人都掌握了某些诀窍。
1、不熟不做
常言道: 隔行如隔山。就比如炒股,看到别人炒股是赚钱的,等到自己做了却发现只有赔钱的份儿。这是因为每种投资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如果你不熟悉它们,是难以掌握这些东西的。
看别人炒房挣了钱,自己也准备炒房;听说别人炒股赚了,赶紧也去买股票........这样折腾来折腾去,赚赚赔赔,到最后还是一场空。
2、先考虑目标,再寻找资源
富人思维=目标导向,穷人思维=量人为出。穷人只会考虑“买不买得起”,富人只考虑“该不该买”。穷人思维买房,先考虑我有多少钱付首付,月收入多少还贷? 再倒过来推算,自己该不该买房,买什么房。
富人思维买房,首先问,我要不要买房,想买什么房? 然后再算,还差多少,怎么解决。
如果一项任务的目标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就不能以“资源不足”为理由,去否定这个目标。这就是有钱人告诉我们的,至关重要的一条做事原则。
3、富人的钱不是省出来的
富人的钱,从来不是勤劳和节俭得来的,勤劳和节俭只能进入小资阶层。致富的是对社会的认知程度和执行能力。赚钱无非就是一条渠道:出售资源、配置资源、掌握资本。
穷人永远用省钱对待财富,而富人同样会省钱,但是他会把钱省出来,然后投到对抗通胀和自我增值的一切方方面面。俗话说的好: 30岁之前靠人生钱,30岁以后主要靠钱生钱!
4、“穷人思维"
“穷人思维”不是“穷人”的思维,而是“曾经是穷人”的思维。不管是70、80、90后,大部分人都是在资源相对不足的环境中成长,多多少少有点“穷人思维”。“曾经是穷人”的思维常拿曾经的标准衡量现在的物质条件。
父母每年过年大扫除扔东西时,总爱念叨一句话:“穷人才留破烂,越留越穷。"其实,“穷人思维”才是我们最应扔掉的越留越穷的“破烂”。穷的不是缺钱的人,而是在“穷人思维”的怪圈里走不出来的人。
5、“穷人思维”用时间换钱
穷人的时间不值钱,所以愿意用时间换钱,这是一种“经济行为”。但当你的口袋已走出穷因,却仍然把自己的时间、别人的时间看得太不值钱的话,说明你的脑袋依然停留在“穷人思维”中。
用经济学的观点来说,“穷人思维”往往过于注重“沉没成本”。
例如电影院放映了一部“极烂的电影,而中途退场的人零寥无几,你即使在片中无数次吐槽,最终还是选择坚持看完。
6、冲动消费导致贫困
“冲动性消费”是人的理性很难控制的一种心理现象。而女性的消费比男性消费更具有冲动性,而信用卡消费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只有真正的钞票能给你带来“付款的痛苦”。
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学家教授说,信用卡不仅麻醉了这种痛苦,而且它能增加从花钱中获得多巴胺的欲望,人们当看到、接触到信用卡时,就像饥饿的人闻到烤饼干的味道;你将感到不得不挥霍,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7、富人比穷人更敢于行动
天下财富遍地流,看你敢求不敢求。
金钱多么诱人啊,但要赚大钱一定要敢于行动!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不行动你不可能赚钱,不敢行动你赚不了大钱。
敢想还要敢干,不敢冒险只能小打小闹,赚人小钱。而在冒险之前则需要做大量的努力和准备工作,而不是胡乱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