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温才:“发明疯子”
采访对象:赵温才
毕业院校: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勘查工程在校时间:2003年—2007年
创业时间:2007年1月
启动资金:10万
公司名称:加权国际、武汉加权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武汉加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经营项目:创新能力培训、专利创业培训、演讲口才培训、企业创新培训、专利申请辅导、商标申请代理、著作权申请代理、产品质量认证代理、专利产品投资开发
目前雇员:30人
经营业绩:年营业额800万
赵温才,出生于贵州省遵义的一个小山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乡下孩子,是玩泥巴长大的。只是,他玩泥巴的方式、方法与其他孩子不一样。他不是单纯地拿着泥巴到处扔、随便捏,他是有目的地玩泥巴,把泥巴捏成玩具车、坦克模型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赵温才的胆子也增长了,他由“玩”泥巴转变“玩”家电。收音机、电话机、微波炉,好好的家电常常会被他拆得七零八落,之后,他又会把它们给装好,就这样拆了又装、装了又拆,循环往复,不断“研究”,然后不断发现新的东西。一次两次还好,时间长了,慢慢地,他就被家人视为“败家子”。
小时候,他被家人称为“败家子”;长大了,他被同学们称为“发明疯子”。
因为在大学里,他将宿舍作为自己的发明“实验室”,常常熬到一两点,甚至还挪用生活费来搞发明,可谓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因此,有同学称他为“发明疯子”。
这“败家子”、“发明疯子”是谁呢?他就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03级资源勘察工程专业学生——赵温才。大学四年时间,他就发明“瓜果自动去皮装置”、“矿物快速检测仪”、“语音型单灯盘交通灯”、“指纹式酒后禁驾系统”、“能测试瓦斯浓度的矿井用安全帽”等,获得9项国家专利。其中,“液态水瞬时加热技术”以14万元的“高价”转让给商家,让他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2007年毕业之后,他不仅自己继续搞发明,还指导别人搞创新,甚至创办了一家知识产权咨询公司。截至2010年底,公司就指导350位发明人获得国家专利。
他的专利申请得多,可他的创业经历并不容易。用他的那句话来表示就是:“上帝一定会眷顾那些坚持到底的人!”
2003年,赵温才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录取,按理说,他应该已经很满足了,可赵温才并不这么觉得,尽管没有读上第一志愿“机电专业”,但他仍然要坚持搞“研究”,搞创新。
上大学后,搞发明就不像家里那么随意了,他只能将宿舍当成自己的发明“实验室”。一间约50平米的房间里,摆了两张书桌,书桌上摆满了焊丝、芯片、电钻等各种实验器材和科研书籍,墙壁四周则贴满了最新的专利发明信息。
为了按照自己的计划将发明研发出来,他常常忙到凌晨一两点。一开始,同学们觉得佩服,觉得他精神可嘉。可是见他友明了老半年,也没见个东西出来,就开始劝说他放弃,叫他不要浪费时间,不要再异想大开了。可赵温才仍然毫不动摇,还是继续坚持走自己的道路。时间长了,赵温才也开始意到自己打扰到同学了,于是去学校外面租了一间小房子作为他的“实验室”
大一时,赵赵温才发明了一个可自动加热的节水龙头,并获得国家专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4年9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9项国家专利,这对于很多人来说,那是一辈子也做不到的事情。“他的灵感来源是什么呢?”谈到灵感来源,赵温才说,一切源于生活。
一方面,赵温才有一个偏好——逛商场,只是和大多数人不一样,他逛商场不是为了买东西,他是为了看东西。尤其是去电气专柜观察那些新科技产品。
另一方面,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看到的现象,他都会深入思考。比说:大二暑假时,他曾目睹一起车祸——一名妇女过马路时,由于边走路边发短信入迷而被一辆飞驰而来的小汽车当场撞死。站在车祸现场,他吓到了,他当时感叹道:“如果有一种带语音提示功能的交通灯,这场车祸也许就能避免。”为此,他多次访问交管部门、司机及路人等,得到充分肯定后,他便一头扎进了语音型单灯盘交通灯的研制工作,通过努力,不久就发明了“语音型单灯盘交通灯”。
“指纹式酒后禁驾系统”是赵温才这9项发明专利中的代表作,谈到这代表作,他既兴奋,又难过。因为每次提到它,就常常让他想到2004年的那段充满了辛酸与苦楚的往事。
2004年6月1日,那天,赵温才接到一个电话,家里打来的电话。爸爸在开拖拉机的时候,一个酒后驾驶的司机把爸爸的车和人都给撞到山崖下去了,换句话说,赵温才的爸爸就在这次意外事故当中去世了。爸爸去世了,这对赵温才来说,无疑是重大的打击。
他来自农村,家里本身就非常贫困,除了他在上大学,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也都在上学。赵温才觉得:作为一个长子,他必须担负起这个责任。所以那天,他跟妈妈说:“妈,我不上大学了,我去广州、深圳打工,我去挣钱,我把钱寄回来给弟弟妹妹上学,您老人家也不要太操劳了,您身体也不是很好……”
当时,赵温才以为妈妈一定会很感动,一定会支持自己这个“伟大”的想法。可没想到,还没等赵温才把话说完,妈妈就一巴掌打在他的脸上,说:你这个没出息的东西,你知道么?在车祸的现场,你爸爸的肚子里插着钢筋,嘴巴里流着血,眼看就要离去的时候,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抓住我的手对我说,再苦再难都得让已经在上大学的孩子把大学念完,你还敢在这里说这种没出息的话,要是天上的爸爸听到了,那该让他多伤心呐,所以,不管怎么样,你必须得给我回到学校去读书,哪怕你老妈去捡垃圾,去拾荒去讨饭,也要供你把这个大学上完。”
这一巴掌把赵温才给打蒙了,也打醒了。听了母亲的一席话,赵温才突然明白:一个人有孝心是对的,但是一个人如果因遇到困难就放弃自己的理想就大错特错了。因此,当时赵温才听完之后就立马收拾心情,毅然地背起了书包,踏上了回学校的旅程。
当时,他给了自己两个忠告:第一,从此之后,赵温才上大学不能从家里要一分钱,不仅仅是生活费,学费也要靠自己的双手和脑袋去解决,努力去创造自己的美好的未来,第二,大学期间,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也决不允许自己说放弃。讲到这个话题,赵温才的心情看起来有点沉重,尽管爸爸已经离开自己有很多年了,可这一切在赵温才的脑海里仍然历历在目。
“不管遇到多少困难,我们都要坚持自己的理想。”那天,赵温才回到学校后,他在网上找到一系列关于酒驾的新闻,那些酒驾事故可以说是一个比一个惨烈。印象最深刻的要数那6·30事件——曾经在南京发生的一起酒驾事故,在一条1400米的公路上,一辆汽车连撞9人,而且全部死亡。其中最惨的要算是那位孕妇了,胎儿被撞得从孕妇的肚子里飞出来,而且一连飞了好几米远,这是何等的悲惨啊!
看完这些关于酒驾事故的报道,赵温才的心要塌了,有多少个完整的家庭因此而破裂,有多少的孩子因此而失去爸爸妈妈……为什么中国的司机这喜欢玩“酒后驾驶”这种死亡的游戏呢?如此严重的事情,难道没有人管吗?
后来赵温才了解到,“酒后驾驶”并不是没有人管,有人管,交通警察在管。他们最常用的方法是:站在公路的某个地方,手拿酒精检测仪,头戴“安全帽”,摆个“酷酷”的pose,如果看到一辆车行驶的是“S"”型路线就立马示意其停下,并让司机吹气检测酒精是否超标,不超标的继续行驶,超标的就罚款200元。这似乎做得挺好的,似乎可以让司机提高警惕,但可悲的是:罚款之后,司机们基本上还可以继续开车。“这200元以让可机体内的酒精浓度下降吗?这200元可以预防酒驾事故的发生吗?认真想起来还真的很可笑,这根本就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赵温才说。
在赵温才的世界里,没有调查就永远都没有发言权,所以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他都会在发言之前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对于此事,也是如此。调查后他发现:这事其实也不能完全怪交通警察,其实他们也很无奈,因为除了靠这种“警示”的方式,他们也别无他法。而且,在国外也没有其他的办法,酒驾事故的解决已成为国际难题。
尽管是国际难题,可是赵温才还是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款能够让司机酒后禁驾的系统给研发出来。起初,赵温才发明的是呼吸式酒后禁驾系统,但由于该系统“闻”到非驾驶人员身上的酒味后也会导致发不动车,因此宣告失败。后因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一篇英文报道中获知人的手指在任何状态下都会出汗,便转念研制“指纹式酒后禁驾系统”。
这个想法是挺不错的,可接下米的操作,对赵温才来说真是困难重重做这个实验要花八百块钱来买实验材料。八百块,对于大多数家里有人供的学生来说可能不是什么大问题,可对于那时候的兆文才来说,那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这八百块要从哪里来呢?
“一个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尤其是经济困难的时候,千万不要想到放弃、想到打退堂鼓,而是应该想办法去解决困难。”赵温才当时就想:没钱还不简单,找人借呗!找谁借呢?找同学?不,同学都差不多,都没什么钱,找老师?不错,再怎么样老师都比学生有钱,那找哪个老师呢?说到借钱,赵温才说的头头是道,颇有方法可分享。
当时赵温才找的是经常鼓励他创新的老师,该怎么说呢?赵温才说,说也是要讲究方法的,假如说你直接跑到老师办公室去,伸个手跟老师说:“老师,可怜一下我吧,我没票子花,借两分用用……”老师要是听到这话,估计不但会不给借钱,还会训斥你一顿,这也让人觉得太没出息了。现在来听听赵温才的经验之谈吧!
“老师,我最近有一个非常好的灵感,想跟老师分享一下。”
“什么灵感?说来听听。”
“.....”
“不错!”赵温才噼里啪啦地介绍完之后,老师就认同了。
“老师,点子倒是很棒,可是我遇到困难了呀!”
“什么困难?说吧,老师这里就是解决困难的。”
“老师,我不好意思说。”赵温才一边说着不好意思,一边还动真的,脸都红了。而且,他还把头低了下去。这时,老师大概猜到是什么问题了。
“经济上的困难?”
“老师,您太了解我了,还真说到我的心坎儿上去了。”
“你拿钱来干什么?”
“我要把这个东西研发出来,我需要材料,我要做实验,所以我要八百块,但是我通过卖报纸、勤工俭学等凑起来的人民币还不超过两百块,还差六百。”
“你这孩子不是借钱来搞发明创新么?这是好事呀,你就直接说啊,怎么像个小姑娘一样啰啰嗪嗪……拿去,六百块。”老师一边说着一边从钱包里掏出六百块钱给他。
就这样,六百块钱就轻松到手了,经济问题解决了,一切都好办了。接下来就差买材料做实验了。
真是好事多磨,当实验进行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出现了。赵温才研究得太入迷了,真的跟“疯”了一样。生活费都花光了,没钱吃饭了,他还不知道。
那天,赵温才跟往常一样拿着饭卡去食堂,正刷卡准备买饭,结果卡一刷,刷卡机就报警,屏幕上显示的数字是0.07,完了,意思是说赵温才饭卡里的钱已经不够买一份饭了。这可怎么办呢?
看到这一切,有的同学就开始打击他:“温才兄,你看吧,早就说了吧,叫你不要搞这什么发明吧,现在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吧!”
“哼,不就没钱吃饭了吗,这难不倒我,我有的是办法。”说完,他就开始翻旧衣服,看看哪个袋子里有曾经忘记掏出来的人民币。果然,在东翻西找之后,赵温才找出了五十多块钱。但五十块钱,够吃几顿饭呢?这该怎么办呢?
赵温才笑着说:“我把这五十块钱做了全天下最合理的规划。”什么划呢?那就是每天只允许自己吃两顿,一顿只吃一个馒头。天呐,这对于一个正在长身体的男孩子来说,要怎么撑得住啊。是的,他撑不住,可是他除了这个馒头,他还另有办法。
说到这里,赵温才觉得应该感谢学校食堂,学校食堂每餐都会提供一桶免费的汤,汤上面一般都会飘有一层萝卜、白菜之类的东西,只是数量有限。可有限总比没有的好吧,为了喝到那碗汤,赵温才常常会在吃饭前的那节课找一个“黄金”位置——最后一排靠门的那个位置,坐在那个黄金位置,赵温才一般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跑到食堂现场,然后捞到那些萝卜、白菜。
就靠这种方法,赵温才饱一顿、饿一顿地撑了很长一段时间。可毕竟只有五十块钱,不管再怎么规划,那总有坐吃山空的那天。就在赵温才的钱将要花光的时候,他无意中看到一报纸上有一消息——某大学有一女生为了拿双学位,为了交学费,她把所有的生活贵统统花光了。没钱吃饭她就去食堂捡别人的剩菜剩饭吃。看到这里,赵温才震撼了,也心动了。心想:人家一财大的女孩都能做得到,我一地大的男生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呢。因为这一新闻,赵温才觉得自己有救了。从那之后,他便开始关注食堂哪些特别挑食的同学,找准目标之后就坐在那些同学的身边,等哪些同学走了,赵温才就可以“大吃大喝”了——他也吃起了剩菜剩饭。
“上帝一定会眷顾那些坚持到底的人。“就在赵温才弹尽粮绝之时,“上帝”来帮助他了,他的“可自动加热的节水龙头”的专利转让了出去,获得了14万的专利费。
此时也是赵温才在研究“指纹式酒后禁驾系统”弹尽粮绝、沦落到靠捡剩菜剩饭吃的时候。这14万对于他来说,无疑就是救命稻草,是他得以继续研究下去的“雪”中之“炭”。可这14万仍然让他充满了感慨。为什么呢?
为此,赵温才做了如下分享。
有一天,赵温才接到一个陌生人的来电。
“请问是地质大学的赵温才吗?”
“对的,请问您是?”
“我是XX集团的董事长,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个自来水瞬时加热技术,这发明是你搞的,对么?”
“是的。”
“这发明还拿了国家专利?”
“对的。”
“你现在穷疯了,对不对?”
“太对了。”
“这样子吧,我有的是资金,我给你投资一下怎么样?”
“投资?这不就是钱吗?”赵温才心想。听到这两个字,赵温才顿时觉得精神振奋,精力十足,就想立马走到电话那头的董事长身边。
“董事长,您现在在哪?”赵温才迫不及待地问道。
“我就在你们武汉的香格里拉大酒店,你现在就过来吧!”
这下可把赵温才给乐坏了,一挂完电话,就直往香格里拉的方向奔去。那董事长真是好啊,一见到赵温才,就一会儿哥们儿,一会兄弟的,搞得赵温才很不好意思,最后还一个劲地要他喝酒。为什么要让他喝酒呢?原来那董事长是想要他的专利权,想要和他签订专利转让协议。生意场上有个规矩,一般签协议前都要喝酒的,而且一般是谁喝得越醉,最终谁就越吃亏,因此对方一个劲地让他喝酒,而赵温才就一个劲地想办法拒绝。
“来,兄弟,我们先喝三杯。”
“对不起,先生,我是滴酒不沾的。”
“你知道吗?现在的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本领就是会喝酒,要不然将来会没出息。”
“先生,真对不起,我是好男人,我真的是滴酒不沾的。”
“好男人更要学会喝酒,你看,像我这种好男人都会喝。”
“对不起,先生,我是绝世好男人。”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来了,董事长这会可真没辙。可还没等赵温才乐呵呢,那董事长把眼睛一眯,一个新的说法就出来了。
“小赵,你知道吗?咱俩是亲戚。”
“亲戚?”这话问得赵温才莫名其妙。
“是的,为什么呢?你看,你姓赵,而我妈妈的妈妈也姓赵,你觉得我们算不算亲戚?”
“算,算亲戚。”
“既然是亲戚,那我们认识算不算有缘分?”
“嗯,是的,有缘分。”
“既然有缘分,那我们要不要珍惜这缘分?”
“要。”
“既然要,那你觉得我们要不要喝了这三杯?”
这么几个回合下来,赵温才被那董事长给搞晕了,脑袋还没来得及反应,嘴巴就已经说出去了——“要”。完了,话音刚落,三杯酒就已经端到他面前来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呀,赵温才觉得,既然承诺了,即使再怎么样也得把这三杯酒给喝下去啊。这三杯酒喝下去之后,赵温才的脑袋就晕乎乎的了。
“小兄弟,你喝醉了没有?”
“我没醉!”一般喝醉了酒的人的正常反应就是不承认自己醉了,此时已经醉了的赵温才也是如此。
接着,董事长吩咐秘书从包里边掏出两叠厚厚的东西,问道:“你没醉?那你还认识这个东西吗?”
赵温才一看,“哇,这上面可是印了毛主席头像啊,这是钱呐!我怎么可能会不认识呢?”看到这厚厚的两叠人民币,赵温才两眼金光闪闪,被惊醒了。
“如果没猜错的话,那是人民币吧!”
“那……你喜欢人民币吗?”
“天呐,我现在正缺呢?我怎么会不喜欢人民币呢?”赵温才心想,然后直接跟董事长说了实话。
“我喜欢。”
“喜欢就好。”董事长说完便叫秘书从包里掏出两张纸、一支笔放在桌子上。
“来,在这合同上签个字,这些人民币就是你的了。”
这时候的赵温才看到钱就像极度口渴的人看到水一样,想都没想就把字给签了。
“OK,你的专利权归我所有了,人民币就归你所有了。”签完字之后,董事长兴奋地说。
“哇,14万呢,这么多钱,董事长会不会反悔呀?”一想到这里,赵温才害怕了,于是立马拿着这两叠钱,转身就走,还没走到两步,那董事长就叫住了他:“小兄弟,别,别拿着这么多钱往公路上走,危险啊!”“危险?我还从来没听过抱着钱在公路上走危险的呢?为什么啊?”“小心被打劫!”赵温才想了想,也是啊,于是又转过身问道:“那怎么办?”
“我给你开张支票,支票可以换人民币的。”董事长说。
开心呐,兴奋呐,赵温才就像捡到了珍宝一样地、兴奋地拿着这张支票往老师那儿赶去。“老师,老师,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啊!您指导我的发明已成功转化了,这是转化支票。”赵温才以为老师一定会表扬自己的,可当老师看完支票之后,把脸拉得长长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然后咬着牙齿对他说:“你这个笨蛋,你这个专利就是卖140万都叫吃亏你知道吗?你怎么14万就卖了呢?你在卖专利之前怎么都不给老师打个电话呢?一点社会经验都没有……”当时,正处在激动中的赵温才低着头对老师说:“老师,对不起,我真的是太长时间没见到过人民币了,我都差点要忘记人民币的长相了,所以当时一看到人民币就兴奋,一兴奋就给卖了…….”
唉!多好的一项发明呀,14万元就给卖了。通过这件事情,赵温才发现:现在的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太少了,就像当年的自己一样,整天就关在“围墙”里边上大学,对于社会上的事情是一知半解,甚至是一点都不了解。为什么这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找不到好工作?为什么有的人找到了好工作也发展不好?这就是因为上大学的时候把自己给封闭了,也因此,别人才会骂大生为“书呆子”。
从那以后,赵温才就想,大学生不应该只是待在学校里边上课,而是应该多“出去”走走,多了解了解外面的世界。
这14万块钱刚弄到手,他的很多哥们儿就开始煽动,说:温才兄,你现在是有钱人了,这样吧,你不妨去配个香车美女,让咱们哥们儿也跟你一起沾点光呀!”听到这话,赵温才喝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兄弟们真是拿这“疯子”没办法,可以好好享受的日子不过,他该不会又去搞什么发明吧。
“温才兄,何出此言?难道你又……?”
“不,我这14万是用来请你们喝酒的。”
“打死我都不信。”
“兄弟们,还不信?走着瞧吧!”
喝酒?14万?不会吧!如此节省的赵温才会将这14万用来请兄弟们喝酒?记者听到这话都觉得奇怪了。
为什么呢?原来赵温才还要继续研究这个“酒后禁驾系统”,而要研发出来就必须做实验,几十次,几百次,甚至是上千次、上万次的实验,做什实验呢?这个“酒驾系统”是靠测量人体血液中酒精的含量来辨别的,形象地说,要做“活体实验”——他要请兄弟们来喝酒,然后让他们配合做实验。
过了几天,赵温才真打电话给兄弟们了,说:“我的专利总算转化成功了,咱们庆祝一下,今晚七点在XX餐厅不见不散。”这会儿,他那帮兄弟好兴奋,总算有机会请他们吃饭了,这次不“宰”死你,那帮兄弟拼命地点最吃的菜、最好喝的酒,努力地吃、喝。吃饱喝足了,接下来就得开始“活体验”了,怎么个实验法呢?
第一个环节:传统式的吹气检测:第二个环节,特殊环节都知道,司法鉴定判断酒精浓度是否超标是以血液为准的,然而,血液这东西不好搞,也不愿意随随便便说给你点血吧!面对这种情况,赵温才又相了-个办法,他请了一个美女护士,看到男生走过来就问:前面环节测完了么?喝醉了么?要是测完了,喝醉了,美女护士就说:“把手伸出来。”兄弟们第一次听到美女说把手伸出来,眼睛那个亮呀,立马就把手伸出来了,可结果还没来得及反应,一根针管就扎了进去,血液就弄到手了。这下,可把那帮兄弟给吓坏了:“原来你请我们喝酒,就是要我们放血的。”这次试验差不多就这么成功了。
第二次实验又开始了,赵温才知道上次真是吓到兄弟们了,所以这次他换了个说法:“我这次是想念你们了,老地方不见不散。”上次太吓人了,所以即使换个说法也没用,这次,兄弟都不敢来了。
以前最痛苦的事情是没钱请人吃饭,这次有钱请人吃饭却没有人来,这对于赵温才来说更痛苦。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赵温才不得不另寻“出路”。这时候他想到伟人毛主席说的一句话——“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兄弟们不来不要紧,不还有能吃、能喝的农民工兄弟么?
于是,赵温才就跑到工地上去请农民工兄弟来喝酒。同样,吃饱喝足之后也是要被“放血”的,和那帮兄弟一样,放完血之后,农民工也很生气,只是他们的生气方式不是骂。
“小兄弟,你这个东西是高科技吧!”一开始,农民工幽默地问赵温才。
“呵呵,您怎么也知道这是高科技?是的,这是高科技。”
“是吗?那这样子,我给你检测一下。”
“没问题,经得起检测。”
还没等赵温才把话说完就听到地上“咔嚓”一声,完了,砸坏了。
“您怎么砸了呢?砸之前怎么都不通知一声呢?”赵温才急了。
“你不是说这是高科技么?人们都说高科技的东西都耐砸嘛。”
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东西就被农民工兄弟给砸坏了,该怎么办呢?没办法了,还是得继续研究,重新做一个这样的装置出来,然后继续请人喝酒,继续测,就这样,做了再砸,砸了再吃,吃了再砸,循环往复。
到2006年年底,这磨人的“酒后禁驾系统”终于成功给研制出来了。在第三届道路交通博览会上,他的这项发明成为媒体焦点,得到了央视报道关注。赵温才介绍:该发明原理主要是利用司机手指上的汗液来检测酒精浓度。酒精超标时车辆的点火或者电喷电路就会保持断开状态,车辆无法启动。同时,它还能进行指纹识别扫描。车辆起步时,如果不是同一个人的指纹,系统会提示重新检测,防止司机请没有喝酒的人替代检测或中途换人。
赵温才还透露:相关市场推广工作正在进行中,“已取得很大进展”。他有一个正在稳步实现的梦:通过交通管理部门强制推广安装,最终彻底杜绝酒驾车祸悲剧。
作为一名科技爱好者,赵温才在学校经常帮助那些喜欢搞发明创造的低年级同学。时间一长,他发现了一个问题:许多同学因为不了解知识产权或缺少必要条件,有创意的想法往往无法转化为专利产品;或者因为找不到可靠的平台,专利永远都是一纸证书,不能转化为生产力。
“国家大力提倡创新,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动手创办一家知识产权咨询公司呢?”还在上大二的赵温才第一次有了创业的想法。既然是搞创新,那就要了解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在一个博士生朋友的帮助下,赵温才自学了《专利法》等相关知识。同时,他也意识到,要创业,需要学会如何适应未来商业社会的各种游戏规则、如何适应团队合作的运行方式、如何解决市场开发等至关重要的问题。
进入大四,大多数同学都忙着准备考研或找工作。赵温才学的资源勘查工程是紧缺专业,原本也能找到很好的工作,但他放弃了直接就业和保研的机会,和李州木等几名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把所有精力都花在了筹办公司的事上。
临近毕业,赵温才与合伙人筹资10万元,注册成立了“武汉加权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主要服务范围为创意指导、科技发明优化设计、专利代理及转化经纪。
只要你善于发现,创业项目就在身边
在学校或者毕业以后,我们很多想要创业的大学生,可能常常因为资金、经验等的问题而放弃这个想法。这时,就会选择去工作。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经验足了,资金也还勉强过得去了,可这时又会为经营项目而苦恼。其实,创业项目的寻找并不是那么难,它其实就在你的身边。
赵温才常常会去指导很多低年级的学生来创新发明,在指导的过程中,他会发现很多问题:比如说不知道发明的实际含义、怎样将发明创造转化为生产力、怎样防止自己的专利被骗(赵温才自己也吃过亏—他的“语音型单灯盘交通灯”就被深圳一家公司给骗走了)等。因此,赵温才就以此作为切入点,作为自己的创业项目。
上大学一定要走出围墙,去分享整个城市的资源
文中说到一句话“赵温才生怕董事长反悔,而立马伸手去拿桌上的那两叠钱,并且转身就走……”赵温才辛辛苦苦研发出来的可自动加热的节水龙头,这么好的一项发明,竞然14万元就给卖了。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在卖的过程中,赵温才不但不觉得这14万元太少,他甚至会觉得自己占了便宜。而且,他居然准备拿着两叠厚厚的现金即走。
可见,当时的赵温才是多么的“无知”。当然,你或许比他“聪明”那么一点点,或许你不会14万就把专利给卖掉,或许你也不会直接拿着现金就走,或许你会让他开支票,但是当他问你开什么支票时,你知道回答么?你知道支票具体有哪些种类么?你知道分辨支票的真伪么?
所以我们大学生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多了解外面的世界,冲破那道“围墙”,“走出去”。
上帝一定会眷顾那些坚持到底的人
“上帝一定会眷顾那些坚持到底的人”,在采访中,赵温才多次提到,也多次实践。
当他弹尽粮绝,身上没有一分钱了的时候,他靠捡剩饭剩菜来支撑,一直撑到拿到14万块钱的专利转让费。
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都一帆风顺,多多少少都会遇到一些困难。遇到困难时,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然后想办法去解决困难,如此下去,总有一天你就会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