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舒服的人在一起,是一种大智慧
昨天收到一位读者的大篇幅留言,大意是:
自从去年关注宾哥的自媒体后,看了一些文章以后,对自己的现状有了更多的反思。几个月前,他放弃不错的薪资待遇,选择离开了工作十五年的岗位,如今回过头来再看当时的这个决定,甚为庆幸,故聊表谢意。
离职的主要原因,他是如此描述的:思考良久,我终于还是决定离开这个让我倍感痛苦的环境,在这里待了近十五年,有些人我真的受够了,有些事我一分钟都不愿意再忍受,到了我这个年纪,真的不想再取悦谁了。
坦白讲,我不知道是哪篇文章给他带去了一些思考,但我倒是很想就此写一篇关于与人相处的文章。
我认为,做一个让别人感到舒服的人,是一种本事,而选择和舒服的人在一起,这则是一种智慧。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聊聊这种智慧。
不舒服的关系,往往弊大于利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相处,「舒服」虽然是一个很虚的概念,但却是最为真实且直观的感受。
我没有和这位留言的读者深入聊过天,但从他留言的字里行间可以感觉到,他对之前那份工作不太满意。准确地说,是工作中的一些人和事让他很不舒服。
他说,到了我这个年纪,真的不想再取悦谁了。所以他选择离开,结束这段让自己痛苦的关系。
实际上,我认为不管在什么年纪,也不管是同事与上级,还是爱情或是友情,如果一段关系让你感到很不舒服的话,那么都应该果断结束。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不舒服的关系最后往往都是弊大于利,越是早点结束,就越是受益。
这也是我为什么说选择和舒服的人在一起是一种智慧的原因。
一段不舒服的关系所带来的弊端,主要从两个方面看。
1. 坏情绪影响健康
俗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的身体,其他一切都是浮云。
而众所周知的是,身体的健康程度往往是与情绪挂钩的。越是幸福开心,越是每天好心情的人,其患病的概率以及严重程度就越小,反之亦然。
在心理学领域,按人的行为方式将人分为A、B、C三种性格。
有研究表明,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生闷气的C型性格的人,更容易患抑郁症、癌症,其中癌症的发病率是其他类型人的几倍。为此,这种性格也被称为「癌症性格」。
气大伤身,这是不舒服关系所带来的第一个负面影响。
2. 消耗未来,结果令人失望
为什么一段关系明明让人很不舒服,有些人却一直在忍受呢?
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确实是难以有勇气和资本结束,而还有的则是在熬,希望能熬过去或是有所转机。
并不是我在泼冷水,坦白讲,对一段不舒服的关系就请不要抱太大的期望可以变好了。
因为不管是三观、眼界、性格,还是身份的对立,往往都是非常难改变的。
换句话说,让你不舒服的会一直让你不舒服下去,难以调和。更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用力维系的关系通常都不长久,且非常折磨人。
所以,不尽早结束这样的关系,对自己就是一种消耗和限制,其最后的结果也通常会令人失望。
无论是从幸福感还是身体的健康,乃至最后的实际收获来看,让你感到不舒服的人和事,往往都是弊大于利,都应该是要远离的。
任何时候,任何事情,及时止损都是我们应该具备的思维。
余生很贵,和舒服的人在一起吧
虽然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我一直认为,人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有选择余地的。
不同的是,有人有勇气和智慧迈出那艰难的一步,而还有人则是当断不断,在泥潭中挣扎、犹豫。
我认为,如有机会,还是尽可能和让你感到舒服的人在一起吧,毕竟余生很贵,没必要也不应该如此糟蹋自己。
聊到这里,分享三点感悟。
1. 任性点,没有谁离不开谁
与有些人相处如果真的很不舒服的话,那就不要在一起了,不要担心会出现难以承受的后果。
坦白讲,没有谁离不开谁,时间和勤奋会抚平改变所带来的阵痛。
余生,有时候活得任性一点吧,事情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糟。这世界上总有一条路可以让你走的。
2. 珍惜让你感到舒服的人
一个人是否值得交往,或者说双方的关系是否能维系得长久,舒服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很多人,但相处起来真正让你感到舒服的,哪怕是彼此沉默也不会感到无所适从的,这样的人还是比较少的。
所以,如果一旦遇到了,那就将他请到生命里来,好好珍惜。
成年人的圈子,其实就是越活越窄,越过越精致。
3. 做一个让人舒服的人
最后一点,给我们自己在为人处世中提一点要求,那就是请努力做一个让人舒服的人。
这种所谓的让人舒服,并不是说让你委屈自己,刻意迎合、讨好、取悦别人,而是在做人做事时尽可能心怀善意,学会换位思考,多照顾对方的情绪和感受。
要想遇到和拥有更多良性的关系,首先我们自己就要做一个这样的人,否则即使遇到良人也会慢慢失去,最后成为孤家寡人。
余生很长也很贵,好好走完这趟旅程吧。
各位可以在文章下方的「写留言」处畅所欲言,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