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轻面子放下架子
面子是好东西,要面子固然没错,但不要去死要面子,那样只会令你活的受罪。有一位退休的机械工程师,也许是因为职业的关系,他对所做事情的精确程度非常关心,甚至于到了苛刻的程度。他认为一个被他人揪出错误的人就像个笨蛋一样,无论错误是因为不准确的测量也好,观测的角度不对也好,是错误的结论,还是无效的评估,这些对他来讲都样,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你不可以在别人面前丟脸。”但事实上,只要是人皆会出错,这位工程师也不例外,为了保全面子,即使他心里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也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装出一副自己没有错的样子。更为可笑的是,他对不知道的事情也会装出一副很懂的样子,在他身边工作的人当然很受不了他这一点,因此,这位工程师失去了很多人的喜爱和尊敬。爱面子的人就是这样,宁可吃闷亏、吃暗亏,但就是不能吃“没有面子”的亏。
中国人最爱面子,更准确地说,是用面子维护自己的尊严。为了尊严,士可杀而不可辱;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脑袋掉了可以,但绝不能没有面子。西楚霸王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项羽兵败跑到乌江,本来他是可以乘坐渔船逃走的,但因为他觉得没有面子回去面对江东父老,结果他放弃了,选择了自刎。他的死成全了他的面子,但却使他丧失了东山再起的机会。据说翻盖手机在中国流行的原因也是与中国人爱面子有关系。面对翻盖式手机尤其是韩国三星、中国的TCL的凶猛攻势,直板式手机的集大成者诺基亚,直到2004年下半年才推出了翻盖手机。西方的手机厂商不明白,为什么翻盖手机在中国流行,而在西方的接受程度却非常低。后来,一位手机经销商揭开了这个秘密——‘翻盖’式手机在开合时会发出一声脆响,容易引起旁人的关注,所以更有面子。
面子既不能不要,也不能都要。我们一定要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否则,自己为了要面子,而实际上往往是丢了面子。在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正是“面子”把人拒之于财富和机会的门外。有许多人下岗失去了工作,宁愿呆在家里吃“老本”,也不愿二次就业;或者重新找工作的时候,挑肥拣瘦嫌脏怕累,认为做这类工作很没“面子”。而殊不知作为一个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能够自食其力才是最基本的面子。
同样,架子也不能总端着,该放的时候也要放一放。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被过去的背景、学识、专长所局限,放不下架子,结果常常落到进退两难的光景。
有一个农场主新雇了一个工人,上班第一天,他们二人在筑围篱。农场主手里拿的一根木柱突然掉落到泥坑里,泥水玷污了他们的衣服。农场主人虽然表现得很狼狈,但似乎是故意这样做的。
当时站在屋内洗碗的女主人看到了这个情形。
农场主人回答太太的好奇时说:“我也不想这样做,但那个小伙子穿着新工作裤,整天只顾保持裤子的干净而没有好好筑围篱。你有没有注意到泥水溅污了他的工作裤后,我们的工作快了很多呢!”
其实,故事中包含的道理显而易见,可现实中却往往被人忽视。
放不下架子只会使自己痛苦,也失去了再前进的空间。现如今,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轨,大学生不再是稀缺资源,因此,住在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在走出校门步人社会自谋职业时,应放下“天之骄子”的架子,从零做起,先解决生存问题,再谋发展。然而有不少人却认为挤不进名企、外企,坐不进国家单位办公室当个公务员,或找不到个体面的“正规单位”、“高薪工作”,就不能“实现自我价值”,就是“掉架”。这种心态使得许多大学生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刚刚成为大学毕业生,马上就变成了待业人员。
有一名大专毕业生,刚开始在一家公司应聘了一份低薪的体力工作,几个月后,老板逐渐发现其能力不俗,于是委以重任,而该大专生因为有了基层工作的积累,在高管的位子上当然做得如鱼得水,挣足了面子。我们需要效法的,除了“低就”的就业策略,更重要的是成熟、务实的心态,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智慧以求实现自我价值,这才是最主要的。
面子和架子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却联系非常紧密。
有些人认为放下了架子就会丢了面子,有了面子就可以端起架子。殊不知,如果真能放下架子,说不定会争得更多的面子。如今已不再是等级制度森严的年代,人们崇尚自由,崇尚相互尊重。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谁也不会因为你放不下架子反而会给足你面子。所以看轻面子,放下架子,踏踏实实做事,轻松松做人,岂不乐哉!
死要面子活受罪。——民谚
要讲真理,不要讲面子。——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