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仪式感?为什么我们的生活需要仪式感?
电影《小王子》里,小狐狸对小王子说了这么一段话:“如果你说你下午四点钟来,从三点钟开始,我就开始感觉很快乐,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来越感到快乐。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发现了幸福的价值,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准备好迎接你的心情了。要有一定的仪式。”
狐狸说了,它和小王子的见面,因为有了仪式,使它感到很快乐,使它发现了幸福的价值。我们的生活不是也一样吗?比如国庆节,我们知道这是要放假的,也许有些人不会放假,但这些日子一天天临近,我们的心里是不是多了一份期待。国庆节了,北京这天肯定有阅兵仪式,电视肯定有很多关于国庆的新闻,街上也有许多关于国庆的内容。你看了这些,肯定觉得国庆这个节日,跟中国人是息息相关的,这是一个值得中国人欢庆的节日,甚至于,我们在微信,各种社交圈也要发一下祝福的话,这也是一种仪式,代表着我们爱国的仪式。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些仪式,因为这些仪式使我们感觉幸福。
如果你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成不变,犹如一潭死水,毫无鲜活可言,那么你的生活真是无趣。正因为你的生活缺了一些仪式感,你的生活才会变得无趣。可能你会说,那我也活得好好的啊。你的心只是保持着恒定的心率跳动着,何曾再有过心跳的加速呢?
如果你结婚了,在结婚的纪念日突然给爱人一个惊喜,你说你在这个惊喜开始之前是不是会很是期待,她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在这个惊喜进行之时,你和你的爱人会不会同样的脸红耳赤,心跳加速呢!这样的一个仪式,会让你们回想起从前的美好,并珍惜现在的拥抱。如果连结婚纪念日都只觉得还不是普普通通的一个日子,那你的生活还有哪一天不普通呢?
仪式感似一种规矩又胜于规矩。比如日本的茶道,那茶室中都是无所不在的规矩,时间控制的一丝不苟,流程的安排纹丝不乱,动作要求细致入微。观日本茶道的仪式,会让人屏住呼吸,眼神总是跟着茶艺师游走,不敢发出一丝声响,仿佛日本茶道是一个大仪式,观日本茶道是一个小仪式。这两个大小的仪式都让人专注着一种文化,专注着一种艺术。这种仪式感让人为艺术叹为观止,为文化倾注了全副精力。
仪式感使人看起来不那么”随便“。看到一些场合中,如音乐会,一些人穿着T恤、牛仔裤、拖鞋就去了,坐在表演大厅这样高雅的地方,这是多么格格不入,而且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在场上不是打打闹闹就是吃东西,并没有认真听音乐会的。而有些人,西装革履,正襟危坐地在那里欣赏着美妙的音乐,他们这种仪式感让人很是敬佩,看得出来,这些人的生活质量比上面所说的那种人的生活质量要好得多。
仪式感不是强迫症,只是更注重生活的一些特殊形式。
生活中有些仪式我们并未留意,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它们。
生活中的仪式感,不是矫情,而是一种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让人相信自己配的起更好的一切。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村上树说:“如果没有这种小确幸,人生只不过像干巴巴的沙漠而已。”
《唐顿庄园》里有这样一句话:“你厌倦了格调,也就厌倦了生活。”
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经典影片《蒂凡尼的早餐》里,霍莉会穿着黑色小礼服,戴着假珠宝,在蒂凡尼的精美橱窗前,慢慢将早餐吃完。可颂面包与热咖啡,仿佛变成盛宴。……
仪式感,会让你在平凡琐碎的日子里,找到诗意的生活,找到继续前进的微光,找到不愿将就的勇气。
生活要有仪式感,愿你能在后续的文章分享中找到想要的仪式感,也愿你、愿我,愿我们能在有仪式感的生活里获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