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赚得再多也嫌少
由于传统习惯的影响,在有些地方,很多的人往往安于现状,很容易满足。日子过得好一点,就“小富而安”,不想再干了,沉溺于搓麻将、上饭馆,甚至有些人沉沦于吃喝嫖赌。那些先富起来者就很快飘飘然,洋洋自得,骄傲陶醉,过早卸甲收兵,洗手罢工,奢侈浪费,尽情享受胜利果实,致使事业搁浅,甚至坐吃山空,直到一无所有。
与这种人截然不同的是温州人,他们对钱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他们绝不会“见好就收”、“知足常乐”。他们有了十万想百万,有了百万想千万。但他们的“想”不是幻想、空想,不是白日做梦,而是付诸行动的挣钱实践。他们对金钱的“贪婪”正是他们创造经济奇迹的原动力。
1965年,胡定海出生于素有“电器城”之称的乐清市柳市镇。初中毕业后,他开始涉足电器行业。22 岁那一年,有朋友告诉他,要想在电器行业有所作为,就必须来重工业城市。于是,他带着柳市的电器和进口摩配单枪匹马闯东北,来到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龙头老大沈阳。
来到一个寒冷而文陌生的城市,举目无亲的胡定海意识到自己孤身推销产品肯定困难重重,站稳脚跟才是首要,于是他将目光瞄准了当地的国有机电公司,经过一番选择,他最终与一家国营机电公司签订了协议,租用对方的柜台,自己身兼老板和伙计,开始销售家乡的电器产品。
虽然当时胡定海卖的电器是零散的,也没有品牌,但是凭着自己的眼光和努力,柜台开局不错,每月的销售额能达到5~6万元,重要的是,这是他生意上的第一步,这令他信心倍增。掘到了生意场上的第一桶金,便开始思索怎样滚大这个“雪球”。1998年,胡定海开始代理正泰集团的成套设备,这是他人生最关键的一步,也使他原来小打小闹的生意逐渐走上了康庄大道。
2002年,手头已经有了资本的胡定海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想改造沈阳的一些老街,将其建成专业化的机电城。2003年,胡定海总投资2个亿,买下了沈阳南站的地皮,开发建设沈阳五金机电城。事实证明他对了,当机电城还在规划图纸上时,蜂拥而至的电器商人就买走了70%的预售店铺,其中温州人占了40%。
2005年5月份,胡定海又准备斥资4个亿,收购有30多年历史的沈阳国有五金集团公司,改造后的营业面积将达到8万平方米。同年7月份,胡定海又准备投巨资在沈阳市沈河区建设沈河通讯数码广场,胡定海为此倾注了不少心血,他自豪地表示,打算将该工程建成当地的标志性建筑。胡定海率领他旗下公司全面进军地产界,并取得不错的成绩,因此被当地人称之为“地产大王”。
谈起创业时的艰辛和成功后的荣耀,已经身为沈阳温州商会会长、沈阳嘉乐不动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胡定海总结说,既然做生意是为了赚钱,那么钱就应该是赚得越多越好,绝不能小富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