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予后取以退为进
孙子日:“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即要得到别人的好处,必须要先给予对方一定的好处。 正所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以退为进”则是用貌似与本意相悖的言行,即退下的方法,取得优势,而最终取得更大进展的策略。“予”与“退”是手段,“取”和“进”是目的。所谓“君子不言利,利就在其中”,这句话可以说是“先予后取,以退为进”的精髓所在。
“先子后取,以退为进" 的成功要领在于不计当前利益,而着重长远利益,吃小亏,占大便宜,所有的退却都是为将来更大的发展做铺垫。有时,迂回而行要比盲目前行可靠得多。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谋略也被成功地运用到各行各业,被演绎发挥得淋漓尽致。几年前,某品牌的外国奶粉经销商为打开我国市场,以其“与母乳相同”的特点和“先予后取,以退为进”的营销策略,把洋奶粉馈赠给一些大城市的妇产医院,使新生婴儿从一开始就习惯于喝洋奶粉,而不再适应喝国产奶粉。因此,许多年轻父母为此不得不省吃俭用为孩子买高价洋奶粉,以至于洋奶粉即使价格高于国产奶粉的3倍却仍然很畅销。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更是将这一策略发挥到了极致,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可口可乐公司不是一开始就向中国倾销商品,而是采取先无偿向中国提供价值400万美元的可乐罐装设备,花大力量在电视上做广告,提供低价浓缩饮料,吊
起你的胃口,使你乐于生产和推销美国的可乐,而一旦市场打开,再要进口设备和原料,他就要根据你的需要情况来调整价格,抬价收钱了。
10年来,美国的可口可乐风行中国,生产企业由一家发展到8家,销量、价格也成倍增长。美国商人赚足了钱,无偿给中国设备的投资早已不知收回多少倍,这就是先让你尝到些甜头割舍不掉,然后再实施自己的计划。
采取“欲取先予,以退为进”的方法之所以容易成功,就在于它符合人们礼尚往来的心理活动规律。一般而言,不论办什么事其实都是对某种利益的追逐,而要在社会上获得某种利益,就必须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利益平衡关系。也就是说,在利益问题上不能总是一头热,一头冷,不能只是让对方一味地付出,而要让他们在付出之前或付出之后总得有所得。这种获得当然不限于物质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感情上的。所以,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利益平衡关系,我们才有了“欲取先予,以退为进”的借力之道。
古人早就通达明了这一道理,因此老子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史记》中也记载着这样一个以退为进的故事。
楚庄王十分喜爱一匹马,可是这匹马因过于养尊处优,得肥胖症死了。于是楚庄王命令朝中大臣为死马志哀,并要用一棺一椁装殓,按当时楚国大夫的礼节举行葬礼。文武百官纷纷劝阻,令庄王大为恼火,于是下令谁要是再劝阻我,一定判他的死罪。
当时宫中有个叫优孟的人,进宫来便号啕大哭。庄王问他为什么哭。优孟说:“这匹马是大王最心爱的马,以楚国之大,什么东西弄不到!现在却只以大夫的葬礼来办丧事,实在太轻慢了!我请求用侯王的礼仪来埋葬。”
楚庄王一听非常高兴,便问:“依你看来,怎么个埋葬法呢?”
优孟说:“最好用雕琢的白玉作棺材,以精美的梓木做外椁。还要建造一座祠庙,立上牌位,追封它为万户侯。这样天下的人就知道,大王是轻贱人而看重马了。”
楚庄王一听,如梦初醒:“我的错竞到了这种地步!"
优孟说服楚庄王不以人的礼节葬马,不是直言相阻,而是以退为进,先消除楚庄王的对抗情绪和排斥心理,因而最终达到劝阻的目的。
现实生活中也会这样,有时迁回前进,反而比走直路更容易到达目的地。
正如《挑山工》中所写,不能尽直地攀登而上,但可以绕者山路环行,最后便能省力到达山顶。捕鱼时,我们要把河里的水一点点地淘干,才能让鱼自己暴露出来,这时,我们就可以轻松地抓到鱼了。相反,如果真跳到水中乱抓一 通,那样恐怕一条鱼都不会捞到。
在当今社会中,每个人的人生际遇变化万千、无法预测,如果碰到较大起伏的时候,就应该采用“先子后取,以退为进"的谋略。因为这种方法不只会为你的一生找到安顿之处,也会给你提供寻找更多的机会。
不过,运用“先子后取,以退为进”的方法也要把我好分寸。“欲取”的目标必须有暂时的隐蔽性,且在未暴露之前投其所好,这就需要你放低姿态,先让对方尝到甜头,待对方尝得高兴了,再顺势把自己“欲取”的目标提出来。
俗话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因为对方先尝到了甜头,不但心情好,而且还可能产生知恩图报的心理在这种心理驱动下,便很容易答应你提出的请求。这种含有交换意味的办事方法,不管其形式如何,其总的原则应为低调行事,舍小求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办事的目的。如果你把握不好取予之间的分寸,那么你只会舍大得小,甚至“赔了夫人又折兵”。
龙潜海角恐惊天,暂且偷闲越在渊,待到风云齐聚会,飞腾六合定乾坤。——洪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