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流勇退远离竞争
这样去做,不但是自己安全,就是他人也不会嫉妒,实在是明哲保身受人尊敬的好方法。古往今来的好斗者,终其一生在不断地争斗。
有斗争就得有斗争对象, 当一个斗争对象被消灭后,就会寻找新的斗争对象。
当所有的斗争对象都消灭后,还会将自己同甘共苦过的朋友、亲近的人作为新的斗争对象,做进一步地剿杀。于是,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智者逐步悟出了“急流勇退,见好就收”的理论。
范蠡、文种乃开国功臣,范蠡知越王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就带着西施经商而致富。范蠡急流勇退,既得美人相伴,又赚了大把银子,日子过得是悠哉快哉!文种由于不听范蠡的忠告,想继续当勾践的忠臣,结果被勾践所杀。
著名军事家孙膑,马陵之战,围魏救赵,一举全歼魏军,成就齐威王称霸中原的大业。
当他既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也报了庞涓无端加害之仇之后,便不再留恋政坛十几年创下的功名利禄,在邹忌要加害之时,隐退出局。
刘伯温帮助朱元璋平天下、治天下,待明白该急流勇退时,已经晚了。在建明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已经得罪了不少重臣。
结果,虽辞仕退居乡里过起隐居生活,但还是遭到胡惟庸陷害,积忧成疾而死。如果刘伯温在朱元琼登基称帝前夕,就退隐乡里,就决不会遭到后来剥夺俸禄的冤屈,而过着静心修养,乐哉快哉的生活。
由此可见,能在风光无限之时急流勇退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和智者。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带领民众打跑了英国殖民主义者建立美利坚合众国,被尊为"美国国父”。建国后,德高望重的华盛顿被推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四年以后他因治国有方,在选举中连任总统。
此次任期届满后,按照他的政治经验和出色政绩,如果参加第三届总统选举,仍会高票当选。但是华盛顿却发表了致美国人民的告别辞:“我已下定决心,谢绝任何将我列为候选人的盛情。我越来越确定自己的退休是必要的,而且是受欢迎的。我应当退出政坛。”华盛顿在功成名就之际辞官去职,不仅显示出他卓越的民主意识,而且也为美国总统连任不超过两届开创了先河。
因为美国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相当大,年限的限制,有利于保证执政者不至于大权独揽,侵害政治民主。
1799年华盛顿逝世后,不仅美国民众万分悲痛,世界各国也深表哀悼。当时还没有联合国,但很多政府都自发组织纪念活动。法国政府机构悬挂十天黑纱,世界各国都在悼念这位出色的政治家,甚至连当初敌对国英国的军舰也降下了半旗以表哀悼。“他是独立战争时期的第一人,和平时期的第一人,美国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美国国会追悼他时,有位政治家在演讲中如此评价这位伟人。
开国立功勋,治国有方略,急流勇退开先例,美国之父华盛顿,不愧为世界史上罕有的一位完人。美国能有今天,与华盛顿破天荒的壮举不无关系,不求权力不谋职位,这是何等的胸襟和胆略。没有海一般宽广的胸怀,如何能做到。
急流勇退是一种大智慧,“盛极必衰,月盈必亏”的朴素辩证法便是很好的诠释。
因此,我们对自己所从事行业的前景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做到明察善断,占尽先机:审时度势急流勇退。“旧鞋子没破该扔就得扔,老生意好做该变也得变。”一个良好的撤退,也应该和伟大的胜利同样受到尊敬。
当一个人官高禄厚登峰造极的时候,就应当有所准备,万一有什么不幸或变故的话,也不至于一蹶不振,所以,凡事应留余地,就是不为自身的荣辱打算,也当为后世子孙的安危着想。
当代的职场,一些人经过多年的打拼和磨炼,在职场中已构建了自己的一番作为,志得意满。
在企业领导层中也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元老功臣”,然而在自己权力将达到巅峰之际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归隐”。这在旁人看来也许会深表惋惜,而对当事者而言,却不得不说很一种容智高明之举。
一方面自然是避免了“功高震主”引发不必要的麻烦,让自己无法全身而退;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携后起之秀,实现企业的更新和不断向前。
而作为功成身退者,其光明磊落的人格魅力和对企业的贡献都将成为后继者尊重和效仿的榜样。
但是,大多数人多在得意时不为失意时作预先的准备,终至满盈招祸,等到了穷途未路再后悔就迟了。俗语说: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人如果能够明白这中间的道理,就应当好自为之,知机善退,才不会招致失败。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里,各种机遇总是源源不断随处可见,只要你能善于抓住规律,急流勇退后的你,事监和生活肯定会更加顺心如意。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时有序,成功者退。——老子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里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洪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