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也要让三分
《菜根谭》中说:“人情反复,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处,务得让三分之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情冷暖是变化无常的,人生道路是崎岖不平的。因此当你遇到走不通的路时,必须明白退一步的做人方法;当你事业一帆风顺时,一定要有把好处让三分给他人的胸襟和美德。
人生一世,不要沿着某一固定的方向发展到极端,而应在发展过程中充分认识其各种可能性,以便有足够的条件和回旋余地采取机动的应付措施。留余地,就是不把事情做绝,不把事情做到极点,于情不偏激,于理不过头。这样,才会使自己得以完美无损的保全。
据说李世民当了皇帝后,长孙氏被册封为皇后。当了皇后,地位变了,她的考虑更多了。她深知作为“国母,其行为举止对皇上的影响相当大。因此,她处处注意约束自己,处处做嫔妃们的典范,从不把事情做过头。她不尚奢侈,吃穿用度,除了宫中按例发放的,不再有什么要求。她的儿子承乾,被立为太子,有好几次,太子的乳母向她反映,东宫供应的东西太少,不够用,希望能增加一些。她从不把资财任情挥霍,从不搞特殊化,对东官的要求坚决没有答应。她说:“作大子最发愁的是德不立,名不扬,哪能光想着宫中缺什么东西呢?”
她不干预明中政事,尤其害怕她的亲戚以她的名义结成团伙,威胁唐王朝的安全。李世民很敬重她,朝中赏罚大臣的事常跟她商量。但她从不表态,从不把自己看得特别重要。皇上要委她哥哥以重任,她坚决不同意。李世民不听,让长孙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做了吏部尚书,长孙皇后派人做哥哥的工作,让他上书辞职。李世民不得已,便答应授长孙无忌为开府仪同三司,皇后这才放了心。此后的朝政官任中,长孙无忌也经常受到皇后的教导,成为一代忠良。
长孙皇后得意时不把各种好处占全,不把所有功名占满,实在是很好地坚持了为自己留余地的原则。这样,不但不会使自己招致损害,而且还使自己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进退有据,上下自如。
其实,待人和律己的态度,可以充分反映一个人的修养,也是决定能否与人和善相处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人能生时定要求生,有百条生存之路可行,斗争中给他人断去99条,且留一条与之行,他也不会提着自家脑袋来拼命。倘若连他最后一条路也断了去,那么他定会揭竿而起,拼命反抗。仔细想一想,让三分反而是寻求安宁的有效方式。
让三分还包含着另一层意思,就是同朋友一起分享利益。
有一个工程师,因一项专利发明而获利50万元,他除了请领导同事吃饭外,还给妻子儿子买了许多礼物,并在不长的时间里,陆续拜访了许多的朋友。他对朋友们说,感谢他们多年来的帮助和支持,才有了今天。
俗话说:“利不可赚尽,福不可享尽,势不可用尽。”当你的事业一帆风顺时,一定要有谦让三分的胸襟,必要时,应牺牲一些自己的利益。假如工程师得益独享,一毛不拔,本身他的好运已让朋友心有所想,甚至不平衡,如此一来,更会引起朋友的疏远和嫉妒。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用心细想一下便会明白,锋芒不可太露,出头的椽子往往先烂。
21世纪是一个充满风险、充满挑战的社会,我们的生活、职业、娱乐、思维方式都发生着很大的变化,时时都会出现如何要求别人以及怎么对待自己的问题。自私的人恨不得全部吃尽天下的蛋糕,不让别人占一点利益,因此本性狭隘的人,难以成大事。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平等的,你自己都不喜欢的事,别人也肯定不会喜欢,如果你非要强加到别人身上,对于对方来说也是无法接受和容忍的。
强者最强的本领是能容不容之人,不让他们在关键时刻坏自己的事。除了原则问题必须坚持,对于小事,对于个人利益,谦让一下会带来身心的愉快,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有时,这种“退”即是“进”,“与”就是“得”。
进一步再让三分,给别人留余地,实质上也是给自己留余地。断尽别人的路径,自己路径亦危;敲碎别人的饭碗,自己饭碗也脆。不让别人为难,不于自己为难,让别人活得轻松,让自已活得阔绰,这就是让三分,留余地的妙处,也是为人处世的良方。
只有一视同仁,才能做到无论是在家中还是社会上,都能与人很好地相处,不会招致怨言。所谓处世方圆自在,待人宽严得宜。德在人先利在人后,必受人尊。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必受人敬。能常保这种谦让与为人设想的态度待人接物,才是最安详快乐的处世之道。
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民谚
欲进步需思退步,若着手先虑放手。——民谚
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应有余步。——民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