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值得定律”背后的人性弱点
心理学家总结出一条非常简单但又普遍适用的规律:不值得定律。对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就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
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即如果他做的是一件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在潜意识中,人们习惯于对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做一个值得或不值得的评价,不值得做的事情也就不值得做或不值得做好。所以,基于不值得定律,心理学家提醒管理者,应当很好地分析员工的性格特征,合理分配工作,让员工去做他认为值得做的事情。例如,让成就欲较强的员工牵头来完成一项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员工更多地参与到某个团体中共同工作;自己做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事情,让别人去做他们认为值得做的事情,既能各取所好,又能高效完成任务,可谓两全其美。
然而,在客观现实中,太多的人只关注有光环的大事情,能够满足虚荣心的出人头地的“大事业”,而将本职工作中的许多具体事情归为不值得做的小事情,即便这些小事情是通往大事业的必经之路。
不值得定律的客观存在,导致人们往往重视大事,而将小细节看作是不值得去做的事情。做大事的时候,由于心理作用,人们会认为这是一次“挑战”,一个“机会”,一种“荣誉”,面对困难与挫折毫不退缩,积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全身心地投入,因为他认为这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区区一点辛苦(在他眼中的小辛苦,实际上很辛苦)算得了什么。
但是,作为普通人,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很显然都在做一些小事。士兵每天做的工作就是队列训练、战术操练、巡逻排查、擦拭枪械等小事;饭店的服务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对顾客微笑、回答顾客的提问、整理清扫房间、细心服务等小事;秘书每天所做的事可能就是接听电话、整理文件、绘制图表之类的小事……也许过于平淡,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
一位管理学大师说过,现在的竞争,就是细节的竞争。细节影响品质,细节体现品位,细节显示差异,细节决定成败。在这个讲求精细化的时代,细节和小事往往能反映出你的专业水准,突出你的内在素质。只有把小事做精,把细节做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当天平处于平衡状态时,在一方加入再小的砝码也会使之倾斜。当你与别人的实力不相伯仲时,在小事上下功夫就成了决定成败的关键。纵观那些卓越的员工,都是在细节的比拼上下过很大工夫的人。在他们的工作中,你看不到拖泥带水的影子。他们总能在细节上做到让他们的老板挑不出任何毛病、让他们的客户万分的满意。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精辟地指出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人手。一心渴望伟大、追求伟大,伟大却了无踪影;甘于平淡,认真做好每个细节和小事,伟大却不期而至。这也就是细节与小事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