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尔:从精神科医生到僧侣
38岁的皮埃尔·杰拉德,是一位法国畅销书作者和优秀的精神治疗医生,他一直清楚地记得他参加的一个信仰佛教的僧侣的欢迎晚宴。他和一位来自欧洲,管理着法国西南部的一个寺院的僧侣相谈甚欢。皮埃尔一直对佛教很感兴趣,而这个僧侣正好也对皮埃尔所从事的专业颇有兴趣,即帮助人们去追悼逝去的亲人。源自那晚的友谊,皮埃尔被引入了一个之前从未想过的领域。
我是一个受过寺业训练的精神科医生。我的事业初期是在一家医院的艾滋病病房实习,那时还没有鸡尾酒疗法。对于我来说,这意味着学会如何与绝症患者相处,也要学会如何接受病人的死亡。实习期间的每天下午是可以休息的,我那时常常会利用那段时间来做艾滋病热线的志愿者。我的第二份工作是在一个临终关怀中心,给一个女医生当助手,恰恰是那个医生改变了我的职业方向。她并不认同传统上“脱离病人”的学医方法,相反她鼓励我“在患者身边学习”,还让我去临终关怀中心参加她开设的可以拿到学位的课程。
在临终关怀中心,你会看到各种最严重的病症。我本来应该学习的是纯粹的精神病学方面的精神病、精神错乱。但是我对此完全没有兴趣,我所感兴趣的是人们面对病痛折磨时的心理变化。在那段时间,我的一项工作任务是去建立一个协助组来帮助那些刚刚丧失亲人的人。我把所有的工作一下子全都联系到了一起,包括在艾滋病病房的工作、艾滋病热线的工作、临终关怀中心的工作以及那个协助组的工作。于是后来就有了我的第一本书:关于如何面对亲人的逝去。那本书特别热销,以至于后来的5年我都在忙于主持召开关于那一课题的各种会议。我很享受那样的过程:写作和培训,用简洁的语言来传授技能和知识。
医学院毕业后,皮埃尔开了一家私人诊所。虽然他对传统的精神疗法完全没有兴趣,而且他更喜欢在一个团队里面工作,但是私人诊所可以使他在当了多年医学院的穷学生之后,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他告诉自己,这个精神治疗诊所只是暂时的,而且会成为一段宝贵的经历。“我感觉需要证明自己可以做好,”他回忆道:“而且我相信自己可以一对一地帮助患者。”开办私人诊所也给了皮埃尔追求自己钟爱的事情的理由《写一写、谈一谈如何帮助绝症患者延长他们的生命),当然开诊所也会带来收入,这样他就有时间参加一些他觉得有意义的活动——做志愿者。这个选择合情合理。
当一个在临终关怀中心工作的朋友邀请皮埃尔去参加一个信仰佛教的僧侣的欢迎晚宴的时候,皮埃尔的机会来了。“我13岁时,有一次去布列塔尼度假,无聊时,我看到了平生第一本关于佛教的书。后来那本书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其实正是佛教把我带到了医学的道路上。但那时的我把佛教视为一种个人的人生哲学,而不是一种职业。”
“我这样说可能听起来十分愚蠢,我是一个讲究实际的人,但从我见到那个僧侣的那一刻起,立即就有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不可否认的是,那种感觉十分强烈。”那个僧侣邀请皮埃尔去参观一个同样设有临终关怀小组的寺庙。短暂的一次访问促成了一个合作项目,两人合作举办了一个为期一周的研讨会,探讨以传统心理学为基础的追悼方式和佛教的追悼方式。首次会议有80个人参加,该研讨会后来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重要会议。皮埃尔忽然想写本书,从佛教的角度谈谈亲人的亡故。
我和佛教有了稳固的联系︰我认识了很多僧侣、信徒,并没有出现什么奇迹的时刻,也没想到要遁入佛门,只是觉得释然。我已经读完了手头所有关于佛学的书,剩下的就是自我修炼。随后我去寺庙的次数越来越多,起初每三个月去一次,然后每个月去一次,最后一有空就去。
在此期间,由皮埃尔发起的一个关于临终关怀中心的提案未能筹集到资金。
由于彻底失望,我终止了那个项目,无论是从经济角度、政治角度,还是管理角度。项目未被批准是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这让我极为失望。但是,我看清了自己对项目中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失望。我一直想成为该中心的主任。但当项目未通过而无望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即使通过了,也不再是我想要的了。
因此我开始去寺庙,不过,那时去寺庙对于我来说只是想让自己过得充实点。后来我感觉身心俱疲。有一个尼姑把她在森林里的房子让给我休息。她说,只要我喜欢,可以一直住在那里。此前我从未想过出家。但有一天我从那间森林中的小房子里醒来,我对自己说:“如果我出家了会怎样?”但当时的我还不想回答那个问题。我是追悼方面的专家,所以我采用了自己经常给别人提的建议:给自己一年的时间来追思那个失败的项目。
一年过去了,那个“如果”的问题还在我耳边回荡。
这次我确信自己对佛教的兴趣并不是由于不满而做出的回应。我谈了一段时间不短的恋爱。我的名声不错,经济也很宽裕。但这还不够。我开始设计自己的未来:出更多的书,拥有更大的名声,住进更漂亮的房子。但那又能怎样呢?这些都远不能满足我在精神领域的追求。
但我还是没有皈依佛教。为什么要放弃一切?为什么不可以多去寺庙几回呢?起初,我只是与临终关怀中心的主任交谈。他说,出家不是不可能的。几个月之后,我又咨询了其他一些人。此后的事,我也无法解释了,这是理性无法解释的。出家的想法似乎变得越发确定。
直到几个月后的一天,皮埃尔到加勒比地区度假时,他才突然意识到,是时候做出选择了。“我们住在一个美丽的岛上,而我的内心则一直在修炼。当我的伙伴终于忍不住对我说,‘别告诉我你想出家’时,我才意识到,其实我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起初,是为期3年半的准备时间,这个阶段并不要求皮埃尔禁欲和苦修,而且还鼓励他去写作和倾诉。但初始阶段之后,想要当一名僧侣需要为期7年全封闭的静修。“这既是一种翻天覆地的改变,也是一种一成不变”,皮埃尔得出这样的结论。
佛教很大程度上存在于“你的精神上”,类似于精神疗法。它也涉及对人类的行为和情感的分析。这是一个连贯的步骤,让我想起了对于我来说所有重要的事情:传道授业,归属于一个服务性的社区,保持对知识的严谨态度,在我所做的一切上寻找精神慰藉。我每一天都在感谢自己所做出的这一明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