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慰剂效应——心理预期产生的力量
※“安慰剂效应”的存在使得江湖医生和巫医术士得以施展其术。
※不少医生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时,不得不将“安慰剂效应”考虑进去。
杜斯医生和安慰剂效应……
美国牙医约翰·杜斯在其27年的行医生涯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一些牙痛患者来到诊所后便说:“一来这里我的感觉就好多了。”其实他们并未说假话——可能他们觉得马上会有人来处理他们的牙病了,从而情绪便放松了下来;也可能像参加了宗教仪式一样,当他们接触到医生的手时,病痛便得以缓解.....实际上,这和安慰剂所起的作用大同小异。
作为全美医疗作假委员会的创始人,杜斯医生对安慰剂研究的兴趣始于其对医疗作假案件的调查。他指出,牙医和其他医生一样,有时用误导或夸大医疗需求的办法来引诱病人买药或接受花费较高的手术。为了具体说明“安慰剂效应”究竟是怎么回事,他援引了美国医疗协会期刊刊登的有关末梢神经痛的研究成果。据悉, 接受实验的人员被分为四组: A组服用一种温和的镇痛药; B组服用色泽形状相似的假药; C组接受针灸治疗;而D组接受的是假装的针灸治疗。 实验结果显示:四组人员的痛感均得以减轻,四种不同方法的镇痛效果并无明显差异。这说明,镇痛药和针
灸的效果并不见得比安慰剂或安慰行为更奏效。
安慰剂效应,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代设剂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从而让病患症状得到缓解的现象。
安慰剂效应于1955年由毕阙博士提出,亦理解为“非特定效应”或受试者期望效应。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人类生理反应,但亦有人认为这是医学实验设计所产生的错觉。
医务人员可以利用安慰剂效应增强药物的治疗效果,提高医疗质量。当某种新药问世,评价其疗效时,要把药物的安慰剂效应估计进去。如果某种新药的疗效与安慰剂的疗效相差不大,这种新药的临床使用价值就不大。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新药刚刚问世时,人们往往把它们当做灵丹妙药,而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对其的热情就会消失的原因。安慰剂效应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比比皆是甚至如心绞痛这样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使用安慰剂也有1/3以上的患者可以获得症状的改善。另外,许多镇痛剂都具有明显的安慰剂效应。
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效应的人,被称为安慰剂反应者。这种人的人格特点是:容易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比较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
安慰剂效应是一种不稳定状态,可以随疾病的性质、病后的心理状态、不适或病感的程度和自我评价以及医务人员的言行和医疗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就出现了安慰剂效应有时明显,有时不明显或根本没有的现象。我们应当记住,在病人中安慰剂效应是较易出现的,大约有35%的躯体疾病病人和40%的精神病病人都会出现此种效应。也正是由于病人有此心理特点,才使江湖医生和巫医术士得以施展其术。
“安慰剂效应”的提出,到现在已超过50年了,却仍然很明确地时常出现在实验的医疗情境里。而这种效应之所以会存在,就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医病关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人性关怀”绝不能在医病沟通中缺席,应该建立一个“信任及安心”的区域。
在现实生活中,“安慰剂效应”随处可见。几个很少接触乡村环境的城里人到野外郊游,到达山腰时,他们为眼前清澈的泉水、碧绿的草地和迷人的风景所深深吸引。休息时,其中一人很高兴地接过同伴递过来的水壶喝了一口水,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山里的水真甜,城里的水跟这儿真是没法比。水壶的主人听罢笑了起来,他说,壶里的水是城市里最普通的水,是出发前从家里的自来水管接的。这种现象说明,我们在对现实进行分析的时候,很明显地掺杂了很多个人因素,包括我们的期望、经验和信念等。
实际运用
★正面的、积极的话语可以使安慰剂反应者走向更好的状态。
★对于病人以及情绪低落者,只有让他坚信自己的情况能好转才会有所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