酝酿效应——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酝酿效应绽放“思维之花”,结出“答案之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凯库勒的日记……
在1825年,苯就被人们发现了,可是在此后几十年间,人们一直都不知道它的结构。人们看到的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苯分子是非常对称的, 但是大家怎么都想不明白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怎么就能够完全对称地排列,形成稳定的分子。
长期研究苯分子结构的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同样对苯分子中原子的结合方式百思不得其解。在1864年冬的某一天晚上,在火炉边看书的他,不知不觉就打起瞌睡来,他做了一个梦。这也是化学史上最著名的一个梦,苯分子结构的秘密也由这个梦解开了。凯库勒自己是这样描述他的梦的:“事情进行得很不顺利, 我暂时不去想它。我把坐椅转向炉边,进入了半睡眠的状态。那些原子就在我眼前开始飞动: 它们排着长长的队伍,变化多端,等它们靠近了,就一个个连接起来了,一个个扭动着,回转着,像是蛇一样。看,那是什么?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在我眼前轻蔑地旋转。我就如同受了电击一样,突然惊醒。那天晚上我为这个假设的结果工作了一整夜,后来这个蛇形结构被证实,它确实是苯的分子结构。”
酝酿效应,又称直觉思维,是指反复探索一个问题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而后由于某种机遇突然使新思想、新心象浮现出来,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往往一下子便找到了解决办法。
凯库勒并不知道,他在这个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就是心理学上的酝酿效应。在酝酿的过程中,个体在意识中暂时中止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但是,思维过程并没有完全停止,而是在潜意识中断断续续地运行着。通过酝酿的过程,最近的记忆和先前的记忆会被整合在一起,把心理定式效应弱化,并且,很容易激活遥远的思维线索,因而会获得新的思路,产生新的看法,最终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
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遇到某个难题,冥思苦想不得其解,花了几个小时仍一无所获,不如暂时忘掉它休息一会儿,然后会突然茅塞顿开,问题迎刃而解了。这种现象有普遍意义吗?其中的道理何在呢?
1971年,美国的女心理学家锡勒维拉设计了一个实验,专门演示了这种现象。她提出的是“项链问题" ,对受试者这样说:“你面前有4条小链子,每条链子由3个环组成,所有的环都是闭合的。现在我们想把这12个环全部接在一起连成一条长的环形链,可以当项链用。但是,每打开一个环要花2元钱,重新封合一个环要花3元钱。请问,你能不能既作成项链,又使花销不超过15元钱呢?"
锡勒维拉当时用这个问题测试了三组人。每组成员的性别、年齡和智力水平等都大致相同。她要求第一组用半个小时来思考,中间不休息,结果有55%的人解决了问题。第二组先用15分钟想问题,无论解出与否都要休息半小时,打球、玩牌什么的,然后再回来思考15分钟;这样,虽然用于解决问题的时间总共还是半小时,这次有64%的人成功地解决了问题。第三组与第二组类似,仍用前后各15分钟思考问题,只不过把中间休息的时间延长到4个小时,结果成功解决问题的人数占到85%。
造成这三组成绩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呢?锡勒维拉要求所有的人把解决项链问题时的思考过程说出来。她发现,当人们休息回来以后,并不是接着已经完成的解法去做,而是仍然像刚开始那样从头想起。显然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会陷入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常常能够采取新的步骤,这样就可以使问题更容易被解决。
项链问题的正确解法并不复杂:先把一条小链子的三个环都打开,花6元钱;再用这3个环把剩下的3条小链都连在一起,再花9元钱,项链不就在限定不超过15元钱的条件下作成了吗?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
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指出:人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直觉的,一种是逻辑的,前者是“从想象得来的" ,后者是“从理智得来的"。直觉是人脑对于研究对象中隐含的整体性、次序性、和谐性的某种迅速而直接的洞察和领悟,它可以引导我们绕过不可逾越的高山,曲径通幽,达到柳暗花明的境界。美国化学家普拉特和贝克等人也都讲述过类似的经历。例如,普拉特和贝克写道:“摆脱了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切思绪,快步走到街上,突然,在街上的一个地方——我至今还能指出这个地方——一个想法仿佛从天而降,来到脑中,其清晰明确犹如有一个声音在大声喊叫。我决心放下工作,放下有关工作的一切思想。第二天,我在做一件性质完全不同的事情时,好像电光一闪,突然在头脑中出现了一个思想,这就是解决的办法……简单到使我奇怪怎么先前竟然没有想到。”
实际运用
★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可以先把它放在一边。等过一段时间,也许你就有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