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批评定律——道歉更容易获得别人的原谅
※一方的自我批评会让另一方的怒气烟消云散。
※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块柔软的地方。
空姐的道歉....
一位旅客在飞机快要起飞的时候向空姐请求倒一杯水吃药,空姐彬彬有礼地应道:“先生,为了您的安全,请您稍等一会儿,等飞机进入平稳飞行后,我立刻把水给您送过来,可以吗?”
大约20分钟过去了,飞机也早已进入平稳飞行了。这时, 乘客服务铃响了起来,空姐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过失,心想:糟了。她因为太忙忘记了给那位先生倒水,当空姐来到客舱时,看到按响服务铃的正是刚才那位先生。她小心翼翼地将水送到那位先生的手里,面带微笑地自我批评道:“先生,实在抱歉,由于我的疏忽,耽误了您吃药的时间,请您多多原谅。”
那位先生一脸不悦之色,对空姐不予理睬。
在之后的飞行途中,空姐每次去客舱都会特意走到那位先生面前,面带微笑地询问他是否需要水或者别的什么帮助。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她不断地进行真诚的自我批评。终于在快要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这位乘客说道:“其实我心里早就原谅你了,谁没有个粗心大意呢?你刚才一直在批评自己,让我觉得很过意不去,现在应该是我向你道歉。”下飞机前,这位乘客还特意在留言本上表扬了这位空姐,并对自己的行为做了批评。
自我批评定律是指在自己犯下错误的情况下,应积极、主动、真诚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进行自我批评,从而赢得别人的谅解。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不愿意过分地责备那些已经认错的人。
在《空姐的道歉》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本来是空姐做错了事情,可指责最后变成了表扬和赞美,这都是因为空姐一直进行自我批评的缘故。空姐在第一次道歉后,也没有权力要求乘客就此原谅她,关键是她真诚的态度,让乘客不得不从内心原谅她。
不管外表多么强硬的人,内心深处都会有一块柔软的地方,当你触及这块地方,你就会让对方对你刮目相看。这一点不只是应用在自我批评定律上,在其他领域同样适用。
东汉末年,丞相曹操带兵严明,十分注重军纪,并且对自己的要求也很严格。
军队中有些士兵不懂得爱护庄稼,常有人在庄稼地里乱窜,精蹋了庄稼。曹操听后很生气,下了一道极其严厉的军令:全军将土,一律不得践踏庄稼,违令者斩!
对于曹操的严明军纪将士们都知道,他军令如山,令出必行,令禁必止,绝不姑息,所以此令一下,将士们小心谨慎,唯恐犯了军纪。将士们操练、行军经过庄稼地旁边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有时候看到倒伏的庄稼还会把它们扶起来。
有一次,曹操率兵去打仗。那时正是小麦将熟的季节。曹操骑在马上,望着一望无际的金黄色的麦浪,心里十分高兴。正当曹操骑在马上边走边想的时候,突然从路旁的草丛里蹿出几只野鸡,从曹操的马头上飞过。曹操的马被吓惊了。它嘶叫着狂奔起来,跑进了附近的麦子地。等到曹操使劲勒住了惊马,地理的麦子已经被踩倒了一大片。
看到眼前的麦地一片狼藉的情景,曹操把执法官叫了来,十分认真地对他说:“今天,我的马踩坏了麦田,违反了军纪,请你按照军法给我治罪吧!”
曹操这样说让执法官犯了难。按照曹操制订的军纪,踩坏了庄稼,是要治死罪的。可是,曹操是主帅,军纪也是他制订的,怎么能治他的罪呢?想到这,执法官对曹操说:“承相,按照古制‘刑不上大夫’,您是不必领罪的。”
“这怎么能行?”曹操说,“如果大夫以上的高官都可以不受法令的约束,那法令还有什么用处?何况这糟蹋了庄稼要治死罪的军令是我下的,如果我自己不执行,怎么能让将士们去执行呢?”
“这.....执法官迟疑了一下,又说,“丞相,您的马是受到惊吓才冲人麦田的,并不是您有意违犯军纪,踩坏庄稼的,我看还是免子处罚吧!”
“不!你的理不通。军令就是军令,不能分什么有意无意,如果大家违反了军纪,都去找一些理由来免予处罚,那军令不就成了一纸空文了吗?军纪人人都得遵守,我怎么能例外呢?”
执法官头上冒出了汗,他想了想又说:“丞相,您是全军的主帅,如果按军令从事,那谁来指挥打仗呢?再说,朝廷不能没有丞相,老百姓也不能没有您呐!”
众将官见执法官这样说,也纷纷上前哀求,请曹操不要处罚自己。
曹操见大家求情,沉思了一会说:“我是主帅,治死罪是不适宜。不过,不治死罪,也要治活罪,那就用我的头发来代替我的首级(即脑袋)吧!”说完他拔出了宝剑,割下了自己的一把头发。
当一个人进行自我批评的时候,另一方也会宽大起来,也许所有的怒气都会因为一句道歉的话而烟消云散。
实际运用
★做错了事情就要道歉。
★做自我批评的时候切记要诚恳,虚情假意的道歉是没有人会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