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戈尼效应——很多人有与生俱来的完成欲
※人们天生就有一种做事要有始有终的驱动力。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蔡戈尼效应”。
(一)蔡戈尼的实验……
1927年,心理学家蔡戈尼做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这个实验所得到的结果被称为蔡戈尼效应。
首先蔡戈尼将受试者分为甲和乙两个小组,然后让两个小组的受试人员同时演算一模一样的数学题。
在实验进行过程中他让甲组的受试人员顺利地演算完毕,而在乙组演算过程中突然下令停止。
最后,他让甲乙两个组分别回忆刚才演算的题目,结果是乙组受试者明显优于甲组。这种没有完成的不爽感觉深刻地留存于乙组人员的记忆当中,很难忘记。 而那些已完成题目的甲组人员,他们的“完成欲”得到了充分的满足,所以,他们也就轻松地忘记了刚才所进行的任务。
(二)让大作曲家起床的办法……
有一位大作曲家非常喜欢睡懒觉,他的妻子为使他早上能够起床,就在钢琴,上随便地弹出一组乐句的头三个和弦。
睡梦中的作曲家听了之后,辗转反侧,最后实在是忍不住不得不爬起来,跑到钢琴前弹完最后一个和弦。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趋合心理。
这种心理逼使作曲家无法忍受未完成的乐章,所以他就在钢琴上完成脑中早已完成的乐句,来满足自己的心理。
人们天生就有一种办事要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同一动机便使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这就是蔡戈尼效应。
一般人在面对问题时,虽然大部分都会全神贯注,但是,一旦解开了就会松懈,继而不再在意,所以也就会很快地忘记。但是,对于解不开或尚未解开的问题,人们则要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去解开它,所以对于这种情况,人们会特别在意,进而一起记忆在大脑里面。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们天生都有一种办事要有始有终的驱动力。比如让我们试画一个圆圈,在最后的时候留下一个小缺口,现在让我们看它一眼,我们的心思一般都会倾向于想要把这个圆给完成。
有一个人突然爱上了编织。每天只要一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拿起编织针,然后开始煞有介事地编织。虽然只是一个动作翻来覆去,但他却搞得茶饭不思,假如中途有别的事情被打断了,只要一有机会,他就能再接上。
这就是“蔡戈尼效应”在我们心里面捣乱。一日任务不完成,便一日不解“心头恨”。一般来说,做事情的时候还是需要一定的“ 蔡戈尼效应”的,因为,它是推动我们完成工作的重要驱动力。
但是,如果我们把握不好“蔡戈尼效应”的话,就很容易走向极端:一端是过分的强迫,面对任务时非得一气呵成,不完成便死抓着绝不放手,甚至还偏执地将其他任何人、事、物全部置身事外;而另一端就是驱动力过弱,做任何事都是拖沓啰嗦,经常半途而废或是转移目标,永远无法彻底地去完成一件事情。
假如你经常走到“蔡戈尼效应”过强的一端 ,那你很有可能是一个工作狂。而这样的人,通常性格也是比较偏执、自主、坚定,可想而知,忙于完成任务的紧张生活一定也是太狭窄,太单一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得试着缓和一下过强的“蔡戈尼效应” ,比如,周末和朋友约会,或者下班后看看电视,学习享受人生乐趣。
而如果你经常走到“蔡戈尼效应”过弱的那一端,那你肯定是做事经常半途而废的那类人。心理医生对此给予了很简单的一个建议:“如果你精力集中的时间限度是10分钟,那么,你的脑筋一开始散漫,你就要停止工作。然后用3分钟的时间活动筋骨,如跳几下,去倒一杯水,或是做些静力锻炼的肌肉运动。活动过后,再把另一个10分钟花在工作上。”
对于多数人来说,蔡戈尼效应是推动他们完成工作很重要的驱动力。可是有些人总会时不时地走向极端,要么是因为拖拖拉拉,似乎永远都完不成一件事情,要么就是非得一口气把事做完,否则绝不罢休。
这样两种人都需要调整他们的完成驱动力。
其实一个人做事半途而废,可能只是因为害怕失败而已。而他永远不去把一件事情完成,是想避免自己受到批评;同理,那些只想永远当学生而不想毕业的人,也许是因为这样就可以不必到社会上工作;另外也可能是因为在他潜意识中就不相信自己会成功,所以也就想要逃避成功。
那些非把事情做完不可的人,为了避免事情半途而废,就很有可能会把自己封死在一份根本就没有前途的工作上。兴趣一旦变成了狂热,就会是一个警告的信号,表示过分强烈的完成驱动力正在渐渐主宰你。有的人会强迫自己去织完一件毛衣,尽管他并不喜欢那件毛衣,可就是觉得非穿它不可。
我们怎样做才能抑制住蔡戈尼效应呢?
首先,要在看事物的时候运用自己的价值观标准,比如我们发现一个工作计划不值得我们去做,那么我们就应该勇敢地放弃。
其次,我们需要编制一个时间表,这样我们可以把必须做的事以及比较重要的时间都写下来。让自己培养出一种比较切合实际的意识,再把期限定在要求办妥的时间以前。
最后,我们需要一点一滴地来强化自已本身的意志力,我们可以先从一件小事上来锻炼自己。比如,可以强迫自己在洗碗槽里留下几只碟子不去洗,或者看一本书的时候,试着去停一下,然后再去想想自己是不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如果是的话,那么就问问自已还要不要继续看下去。
实际运用
★不必过分强迫自己。
★敢于放弃,有些事情可以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