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脸皮效应——丢掉那些不必要的自尊
※每个人天生就有差耻感。
※一个经常受到表扬的人,你最好不要去批评他。
刘邦与项羽……
在早期刘邦与项羽之间的厮杀中,刘邦总是失利,因为项羽拥有最精良的军队,占据各方面的优势。项羽在历时三年的征战中,打了无数场战斗,仅仅输了一场。但是,就是这一场的失利,胜利的天平最后倾向了刘邦。
有一次刘邦被项羽生擒活捉,这时候王位已经落入了项羽的掌心,可是没想到,最后他竟然让刘邦溜掉了。原因是他害怕杀了刘邦之后落下“不义”之名,因此他不但没有处死这位与自己争天下的敌人,反而还赐封他为汉王。在这里, 可以说就是项羽的爱“面子”才给刘邦提供了重整兵力、东山再起、征服项羽的机会。
如果项羽一旦有机会,就致刘邦于死地,那么他就可以一统天下。另外,遭受唯一一次失败后的项羽,还是因为“无颜见江东父老”,促使他未选择返回故乡重整旗鼓,卷土重来,而选择了自刎身亡。
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和羞耻感的,世界上没有天生厚脸皮的人,人的羞耻感可以被自身所处的环境所改变,当自己长期处在一个“丢面子”的环境中的时候,羞耻感也就慢慢地被削弱了,对别人的责骂、羞辱也就不太敏感了。这就是厚脸皮效应。
一个人经常听到指责的声音,他不会表现出勃然大怒,因为他不觉得自己的自尊受到了侵害。相反,一个很少被别人指责的人,你若骂他一句,他就会脸色骤变,此时,他的自尊受到了严重打击。
一个经常受到表扬的人,你最好不要去批评他。他很有可能因为你的一句话而对你怀恨在心,甚至记住你一辈子。一个经常被别人责骂的人,对责骂几乎产生了免疫力,你若骂他,他可能会无动于衷。如果你想改变他的话,最好去表扬他,因为你再说一些恨铁不成钢的话也并不能激发他的羞耻感和自尊心。此时,你只有表扬他才能让他按照你的意思做。因为表扬是他内心所缺少的,他也需要这样一种新鲜的东西,也只有这种新鲜的元素能够鼓励他,可能让他沉寂多年的自尊、自重被彻底释放出来。
在学校,为什么会出现调皮捣蛋的孩子屡教不改?教师往往喜欢批评这些犯了错误的孩子,而批评实际上不管用,因为他们实在听得太多了,已经达到麻木的地步。对于他们,只能采取多加表扬的方法去改正他们的行为方式。而一些很少受批评的孩子,你一批评他,他就立刻会觉得不好意思,甚至会内疚好几天,从而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学生,一个教师若是不注意教育的方式,就很难取得教育的效果。在家庭里同样是如此,很多父母喜欢念叨孩子的错误,总是一成不变地采取指责的方式结果呢,孩子的错误永远没有改正过来。长时间指责一个孩子, 只会让,孩子在面对批评时变成“老油条”——脸皮很厚, 没有什么羞耻感。
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若是过分看重面子,其实是很难取得成就的,因为过分看重面子必将导致自己畏首畏尾,不敢有所作为。如果能放开自己,不去在乎那些无谓的面子,反而能更多地达成自己的目的。
清朝的时候,有个无依无靠的读书人寄居在寺庙,每天靠着和尚们的施舍度日,为了赶走他,和尚们就故意在吃饭时不蔽钟,等到吃完饭才敲响开饭的钟声,等这个读书人跑过去一看啥都没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不生气,只不过题诗两句在墙上聊以解嘲,并没有负气出走,还是继续死皮赖脸地苦读“蹭饭”。后来,他的苦读总算换来高官得中的一天。等他衣锦还乡回来一看,原先壁上题的那两句诗早已被绿纱给罩上了,于是他又写出了“二十余年尘拂面,如今始得碧纱笼”的感慨。
韩信受胯下之辱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能忍受那份屈辱,也是需要一定的厚脸皮的,不然,在那种挑衅之下,自尊心很强的人很容易与无赖发生争执。可韩信很清楚自已当时所处的形势,并没有太在意所谓的面子,也正是如此,使他能够避免那场麻烦。后来,韩信做了大将军,成为一名军事将领。此时再回过头来看他的人生轨迹,我们可以发现,韩信做的是一件不平凡的事情,与常人有很大的区别,他并没有在当时逞匹夫之勇。
“脸皮厚”的人能够做到坚信自己,不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不怕别人的耻笑,敢于走自己想走的路。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勇气的表现。 很显然,面子薄的人经他人一笑话就赶紧打退堂鼓,根本不敢突破自己,只能按常规出牌,跟在别人后面走,缺乏创造能力。
实际运用
★表扬、鼓励那些经常受到批评的人会收到你想要的效果。
★坚信自己正确的理论,不要怀疑自己的价值。不必太在乎自己的面子,适当的时候得放下所谓的面子和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