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无助效应——很多人都习惯于自我设限
※“现实带给我的是一次次打击,我终于放弃。”这句话所表现的就是“习得性无助”。
※“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
最懦弱的鱼……
有这么一个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水池里,接着再用强化玻璃把它们隔开。刚开始的时候, 每天鲨鱼都不断地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可是由于强化玻璃的阻隔,它始终都不能到对面去。同时,实验人员每天也放一些鲫鱼在鲨鱼这边的池子里,按理说鲨鱼也不缺少猎物,可是它仍想到对面去尝尝热带鱼的滋味。所以,它每天仍是坚持不懈地冲撞那块玻璃,每个角落它都试了,而且每次都是用尽全力,可是每次都弄得伤痕累累。就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一旦玻璃出现裂痕,实验人员就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再后来,鲨鱼也就不再冲撞
那块玻璃了,那些斑斓的热带鱼好像也引不起它的注意了。鲨鱼只当它们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只等着每天固定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它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只有那时候,它才又显露出那种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而事实上,这一切也只不过是假象罢了。到了实验的最后阶段,虽然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了,可是鲨鱼却没有任何反应,依然故我地在固定的区域每天游着,它不仅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甚至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它都马上放弃追逐,说什么都不愿意再过去。等到实验结束的时候,实验人员都讥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鱼。
习得性无助是指在愿望多次受到挫折以后,表现出来的绝望和放弃的态度。这时的基本心理过程是退缩和放弃,对人来说,还有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和自我设限等,使人变得悲观绝望、听天由命,听任外界的摆布,任自己的命运随着外力的强弱而波动起伏。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做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狗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且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个体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仍达不到自己预定的目标,会产生失败或挫折感,从而丧失信心,放弃实现目标的尝试和努力。
个体形成习得性无助后,主要会出现的心理特征有:
1.自我效能感低:对自已完成任务的能力持怀疑态度,倾向于选择较低水平的目标以避免获得失败的体验,或者选择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失败时也能找到借口;常会想象自已失败的场面,并将潜在的困难看得比实际上更严重。
2.思维变得消极:常常不能进行恰当的自我认识,会形成“我不行、我笨”等消极自我暗示。
3.情绪会出现失调:在情绪与情感上经常表现为烦躁、冷淡、绝望、颓丧、害怕、退缩、被动、心灰意冷、自暴自弃等,并由此陷人抑郁、焦虑的状态。
那么,有没有办法可以改变习得性无助效应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呢?
1.消除无力感:
①了解并分析自己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原因。
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采取小步子原则,分解目标,一步一步达到目标。一旦达到目标,对自己进行及时表扬或自我激励,从而获得成功体验。
③改变“我失败,是因为我不行”的认知模式,这需要进行归因训练。
④转移注意力,不要老是沉浸在对失败和挫折的痛苦回忆中。
2.增强效能感:
①选择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积极行动,并努力完成它。
②寻找榜样,以榜样的成功经历不断激励自己。
③学会合理归因,多与自己进行纵向比较。
克服心理障碍,克服人们自我设限的习惯,那些原来的限制很有可能就只是一扇虚掩的门而已。
在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百米赛道上,当美国选手吉姆▪海因斯撞线后,指示灯显示出9. 95秒字样的那一刻,全场为之轰动。当时海因斯摊开双手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话。但是由于当时他身边没有话筒,而这一情景通过电视向全世界转播的时候,谁都不知道他到底说了句什么。
一直到1984年的时候,在洛杉矶奥运会前夕,有一个叫戴维帕尔的记者在回放墨西哥奧运会的资料片的时候,又看到海因斯自言自语的镜头。当时他心想,这可是在百米赛道上人类第一次突破10秒大关,当时的海因斯一定说了一句不同凡响的话,而这一新闻点,竞被上千名记者都给漏掉了,确实是一大遗憾。于是他决定去采访海因斯,想问问他当时到底说了句什么话。
见到海因斯后,戴维帕尔提起16年前的事,海因斯想了想,说:“我说,‘上帝啊,那扇门原来是虚掩着的!'”接着,海因斯又说:“自从欧文斯在1936年创下了10. 3秒的百米赛纪录之后,医学界的权威们就断言,每秒10米是人类的肌肉纤维所承载的运动极限。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认可这一说法,可是我就想,就算是无法突破10秒,我也应该跑出10. 01秒的成绩。于是,每天我都以自已最快的速度跑50公里。而当我在墨西哥奥运会上看到自己9.95秒的成绩的那一刻, 我惊呆了,我终于明白了,原来10秒的这个门不是紧锁着的,它只是虚掩的。”
海因斯凭借9.95秒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突破10秒大关的运动员,他向世人昭示:假如我们敢往前一步,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冲开那扇虛掩的门,成就自己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更大的价值为什么总是被少数人发现并占领?这就是源于他们善于发现并敢于把握。
生活中,很多人年轻时意气风发,屡屡去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几次失败以后,他们便开始要么抱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要么怀疑自己的能力,不是千方百计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地降低成功的标准,即使原有的一切限制已取消,但他们早已被撞怕了,或者已经习惯了,不想再跳上新的高度。
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的心里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自己:成功是不可能的,这是无法做到的。“心理高度”是人们无法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
实际运用
★强化成功的信念。
★勇敢地忘记过去的伤痛,朝自己希望实现的目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