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布心理效应——一石激起千层浪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说话是最容易的事,也是最难的事。
这是陛下家中的事,何必再问外人呢!……
唐高宗李治要立武则天为皇后,这件事情遭到了长孙无忌、褚递良等一大批元老大臣的强烈反对。
一天,李治又召见他们商量立武则天为皇后的事情,褚遂良说:“今日召见我们,必定是为皇后废立之事,皇帝既然决心已下,要是反对,必有死罪。我既然受先帝的顾托, 辅佐陛下,不拼死一争,还有什么面目见先帝于地下!”
李世同长孙无忌、褚遂良一样,也是顾命大臣,但他知道,此次入官,凶多吉少,便借口有病躲开了。而褚遂良由于当面争辩,当场便遭到武则天的斥骂。
过了两天,李世单独谒见皇帝。李治问:“我要立武则天为皇后, 褚遂良坚持认为不行,他是顾命大臣,若是这样极力反对,此事也只好作罢了。”
李世此时明白,反对皇帝只会给自己带来灾祸,但要是公开表示赞成,别的大臣又会议论,便说了一句很圆滑的话:“这是陛下家中的事,何必再问外人呢!”
这句回答真是巧妙,既顺从了皇帝的意思,又让其他大臣无懈可击。李治因此下定了决心,武则天终于当上皇后。
后来,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都遭到了迫害,只有李世一直官运亨通。
信息发出者的心理比较平静,但发出的信息却引发了信息接受者不平静的心理,从而导致态度行为的变化,这种心理效应现象,正像大自然中的瀑布一样,上面平平静静,下面却飞花腾雾。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瀑布心理效应”。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你明明只是无心地说了一句话,却“有意”地伤害到了别人。轻则引起对方的反感,重则给自己引来灾祸。因此,当你在和别人打交道时,就需要谨言慎行,注意自己说话的分寸。
有个人在自己过生日的时候,邀请了四个朋友来家中吃饭。
当三个人到达后,还有一人迟迟没有到达。
主人有些着急,脱口而出:“急死人啦!该来的怎么还没来呢?”
在座的一个客人听了之后很不高兴,对主人说:“你说该来的还没来,意思就是我们是不该来的,那我告辞了,再见!”说完,就气冲冲地走了。
一人没来,另一人又气走了,主人急得又冒出一句:“真是的,不该走的却走了。”
剩下的两个客人,其中有一个生气地说:“照你这么讲,该走的是我们啦!好,我走。”说完,掉头就走了。
又把一个客人气走了。主人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
最后留下的这一个朋友与主人交情较深,就劝他说:“朋友都被你气走了,你说话应该留意一下。”
这人很委屈地说:“他们全都误会我了,我根本不是说他们。”
朋友听了,再也按撩不住,脸色大变道:“什么!你不是说他们,那就是说我啦!”说完,最后一位朋友也愤怒地离开了。
通过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得知,如果你想在社交场合中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就必须时刻提醒自已不要犯无心伤人的错误,避免自己的一句闲话引起强烈的瀑布心理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把握说话的分寸很重要。
第一,要维护别人的自尊心。自尊是奇妙的东西,你正面攻击它,它反而更坚强,反倒是你若有若无的一句闲话就能将其击溃。所以,说话时,一定要留意对方的敏感点,比如对方身材矮小,你就最好不要在谈话中提起身高的问题等。
第二,说话时要认清自己的身份。任何人,在任何场合说话,都有自己的特定身份,也就是自己当时的角色地位。比如,在家庭里,对子女来说你是父亲或母亲,对父母来说你又成了儿子或女儿。如果用对小孩子说话的语气对长辈说话就不合适了,因为这是有失尊重的。
第三,不要让自己过于兴奋。在杜交场合,我们提倡待人接物以热情温和为佳,态度应保持宠辱不惊,切勿太过兴奋,以至于口不择言,伤害他人。
第四,客观才能得人心。这里说的客观,就是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实际,细心观察场合、对象,注意表达方式。有些人喜欢主观臆测,信口开河,往往把事情办糟。
会说话,说好话,是一门艺术。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影响,影响效果如何就要靠自己把握。
实际运用
★要有这样一个意识:说话无小事。
★在开玩笑的过程中,要注意别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