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窗理论——修补可以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墙倒众人推。
※及时修复好被打碎的第一块玻璃,那么,第二块玻璃就没有人来故意打碎。
(一)纽约引爆点……
纽约在18世纪的时候是以脏、乱、差而闻名的,那时候的纽约不仅环境恶劣,同时犯罪也很猖獗。特别是地铁的情况更严重, 可以说是罪恶的延伸地,平均每7个逃票的人中就有一个通缉犯,每20个逃票的人中有一个携带武器者。
到了1994年的时候,布拉顿走马上任,成为纽约新任的警察局局长,开始着手治理纽约。首先,他从地铁的车厢开始治理:等车厢清理干净之后,接着是站台,然后是阶梯,随后是街道,再后来整个社区都干净了。最后,整个纽约都变了样,变得整洁而漂亮。纽约现在成为全美国治理最出色的都市之一,而这件事就被称为“纽约引爆点”。
(二)会不会有人来偷汽车? ……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在很多年以前进行过这样一项实验:
首先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然后他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摆放一辆,而另一辆则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
他把停在布朗克斯街区的那一辆车的车牌摘掉,面且还把顶棚打开了。结果不到一天这辆车就被人偷走了,而那辆放在帕罗阿尔托社区的车,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 那辆车的玻璃被詹巴斗用锤子敲了个大洞。结果呢? 没过几个小时, 它就找不到了。
没修复的破窗,导致更多的窗户被打破,这就是破窗理论。由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观察总结的“破窗理论”指出,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
破窗理论认为:当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没人去维修时,其他人可能就会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时间一长,这些破窗户就会造成一种杂乱无序的感觉,从而导致更多的窗户玻璃被打坏。同样,在一个麻木不仁的环境中,犯罪会滋生得更快。
一家超市门口散落着一地的碎玻璃,一名年轻人拿着一个空啤酒瓶走了过来,只见他毫不犹豫地把瓶子砸向了那堆碎玻璃。附近的保安看见了,赶紧过来阿斥他:”你是不是有问题啊?居然把瓶子砸在这里?”这个年轻人一听也是火冒三丈:“你才有问题呢,这里不是早就有一大堆碎玻璃了吗?”
可以想象,如果超市门口没有那么一大堆碎玻璃,这名年轻人还会不经思考、毫不迟疑地就把啤酒瓶砸过去吗?可能会,但更可能不会,至少会的概率要比不会的概率小得多。
人的心里都有这样的结论:一个本来就破的东西,让它再破一些也没什么。也正是因为人们都有这种心理,所以,残缺的东西会变得更加残缺,完美的东西大家都想尽力去保护,根本就舍不得去破坏。这种心理比较微妙,甚至和道德没有什么关联。一个人在一个干净的地方吐痰,他会受到道德的遭责,内心也会有一丝不安,可前面要是有十个人已经吐过痰了,他再吐痰就不会再觉得自已触犯了什么道德。
人们为了验证这一心理定式,还曾在一所城市进行了类似的实验。
首先,在一条干净的街道上,人们先扔了一些生活垃圾。结果,过了没几天整条街道就变成了垃圾场,所有可以随手丢掉的垃圾,比如碎纸,塑料袋、烟头、空瓶子等,都被丢在了街道上。
另外还有一条街道同时进行实验。那一条街道起初并不怎么整洁,后来被人们打扫得干干净净,等这种整洁的状况维持了好几天之后,街上就出现了一种很自觉的现象。一旦出现脏东西,很快就会有人主动地把它扔进垃圾箱,而且在碰到外人乱扔垃圾的情况时,还会有人出来制止。后来那条街道一直维持着它的清洁。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对待一些“小奸小恶” ,特别是对于那些触犯企业核心价值观念的小过错,进行严肃的处理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为了防止“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在美国,有一家公司以极少炒员工著称。有一天,为了赶在中午休息之前完成2/3的零件,资深熟手车工杰瑞在切割台上工作了一会儿之后,就把切割刀前的防护挡板卸下放在一旁,因为他觉得没有防护挡板可以更方便、更快捷地收取加工零件。过了一个多小时,无意间走进车间巡视的主管正好看到了杰瑞的举动,于是他大发雷霆,不仅监督着杰瑞立即将防护板装上,还站在那里大声训斥了半天,杰瑞一整天的工作量也被作废了。
杰瑞原本以为事情到此就结束了, 可是没想到,次日一上班,杰瑞就被通知去见老板。在总裁室,杰瑞听到了要将他辞退的处罚通知。总裁对他说:“身为老员工,你应该比任何人都明白安全对于公司意味着什么。你今天少完成几个零件,少实现了利润,公司可以换个人、换个时间把它们补起来,可你一旦发生事故失去健康乃至生命,那是公司永远都补偿不起的……”
杰瑞在离开公司那天禁不住流泪了,在公司工作的几年时间里。杰瑞有过风光,也有过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可是公司从没有一个人对他说不行。可是这一次不一样了,杰瑞知道,这次公司灵魂的东西被他碰到了。
管理者严肃处理那些不遵守规章制度的人,其实也是为了让企业有一个优良的传统和习惯,并用规章制度把这种传统和习惯延续下去。若对那些小事情听之任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这就像一幢建筑物的某扇破窗户没有及时被修理,最终导致很多扇窗户都被破坏,很多小事情累加起来将会酿成大祸。
根据破窗理论,我们可以解决很多隐患和问题。
一个公共厕所的环境很是糟糕,这使得清洁员也没有耐心去仔细打扫卫生,因为通常打扫完一遍后,用不了多久,厕所会依然变得很脏。
后来,清洁员向一位大学教师无意中说起了这个问题,清洁员感慨人们的素质很低,不懂得保持公共环境的卫生。
大学教师说,他有一个办法可以让清洁员以后省时间、省力气,并且还会让厕所的卫生马上好起来。清洁员不信,大学教师说信不信等做完后再说。
当清洁员运用了大学教师的办法后,厕所的卫生状况果然得到了很大改善,这位大学教师用了什么方法呢?
原来,大学教师让这位清洁员买了三盆鲜花。将厕所仔细打扫完后,将鲜花放进厕所。这样一来,在一个非常干净整洁的环境里,谁也不忍心去故意破坏,厕所的卫生自然就好起来了。这实际上把“破窗理论”进行了反运用。
实际运用
★玻璃被打碎后,如果你不想让其他的玻璃也被打碎的话,你要做的就是赶紧去修补。
★对“破窗理论”进行反运用——防微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