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效应一一人们难以正确认识“自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贵有自知之明。
上帝没有轻看卑微……
有一位黑人父亲带着自己的儿子去参观画家凡▪高的故居,儿子在看过那张木床下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就问父亲:“凡 ▪高不是位百万富翁吗?”父亲回答:“凡▪ 高是位连妻子都娶不上的穷人。”
第二年的时候,这位黑人父亲又带着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很困惑地问父亲:“爸爸, 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官里吗?”“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父亲答道。
这位黑人父亲是位水手,每年他都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而他的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
过了20年,伊东布拉格在回忆童年的时候,说:“那时候我家很穷,父母都靠出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凡▪高和安徒生,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帝没有轻看卑徽。”
人们对于“自我”往往难以正确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认识“自我”比认识客观现实更为困难。社会心理学家将人们难以正确认识“自我”的心理现象称为“苏东坡效应” (源于苏轼著名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一位美国的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想证明人们确实容易拔高自己。首先他找来了25个人,这25人相互之间都是老熟人,所以他们也比较了解各自的优缺点。
心理学家让他们每个人分别根据文雅、幽默、聪明、爱交际、讲卫生、美丽、自大、势利、粗鲁这9个标准对所有包括自己在内的人排一个名次。 比如,以文雅为标准,排出谁为第一,谁为第二……以粗鲁为标准,排出第一,第二……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要对包括自己在内的25个人进行评价。这样一来,每一个人的每一个方面都有一个自我的评价,同时还有其他24个人做出的评价。最后,经过统计分析发现,这25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夸大优点和掩饰缺点的倾向。比如,其中的一个人自以为自己的文雅程度应该名列前茅,可是,再把其他24个人在这方面给他评定的名次平均一下,得出的结论是他的“文雅”程度仅列第二十几名。另外,还有一个人,对自己“爱清洁”的品质的名次比他人给他的平均名次提前了5名,对“聪明”和“美丽”的评价也都提前了6名。但是,对自己“势利”、“自大”、“粗鲁”程度的评定却比别人评的都低,他评定的名次比别人给他评定的后退了6名。
这个实验让我们看到,我们的自我评价通常比别人估计的要高,換句话说,就是我们更容易拔高自己。懂得了这一点,很多事情都可以弄明白了,为什么要谦虛谨慎,戒骄戒躁呢?其实,这就是为了克服我们有意无意地拔高和美化自己的倾向,使我们能更加科学、客观、公正地来评价自己。当然了,这里所说的谦虚谨慎等,并不是要求大家随意去贬低自己,认为自己真的不行。“人贵有自知之明” ,是说在看到自己的不足的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扬长避短,取得好成绩。另外,一个人的自我评价也不是在封闭着的自我意识中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在与周围人的接触过程中,注意他们对自己的态度,想象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并把它作为一个客观标准内化到自己的心中而形成自我形象。
“苏东坡效应”并非“天外来客”。它的产生有着一定的必然性。 自从美国控制论专家创立出模糊集合理论以来,以模糊集合论为核心的模糊理论就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矛盾是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的,而模糊性亦寓于万物运动之中。鸡蛋可以孵出小鸡,而当小鸡未啄出蛋壳之时,我们总不能说它仍是蛋,也不能还称之为鸡。石蜡从固态变成液态过程中,也会经过明显的中介过渡。客观世界就是在模糊与清晰的矛盾斗争中不断发展的。
同样的道理,我们对自我的认识也是这样的。客观事物的模糊性都会反映在人的大脑中,这样就产生了概念上以及思维上的模糊性。因为人的思想一般都不能全面地、精确地反映客观事物,这就时常使人脑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大于客观的模糊性;而同时人类还具有自己的伦理、道德、意识、情操等各种观念,这又使得这一人文领城的模糊性变得比其他领域更加复杂。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苏东坡效应”无疑是给我们敲起了警钟,提醒我们保持警觉,切勿盲目,力求对“自我”认识得全面些,清晰....
克服“苏东坡效应”的办法,就是要深入“此山中”来一探幽微, 再跳出“此山外”来一览全景。总之一句话,那就是要从微观和宏观这两个“视角”的“结合点”上对准“焦距”。
实际运用
★在“此山外”看风景能看到“庐山”真面目。
★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但也不能忽略了自身的短处。